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098中计(3/4)

岛来的军队更加亲近了几分。

从苏杭一带亡命出海的百姓,大多都是盐民。

由于熬盐的量越来越大,工作越来越多,日子却越过越苦,大伙只得冒着风险逃到了桃花岛。石光宗、石耀宗兄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两人不到二十的年轻,出身盐户,父母都因劳累过度早早离世了。哥俩每天累的半死还总是连纳税的盐都熬不够。到了桃花岛之后,经过一阵调理,身体恢复的不错。哥俩见桃花岛招兵,一想自己过去的窝囊劲,毫不犹豫的就报了名当了新兵。

当兵的这些日子,他们不光锻炼了身体,还学了不少本事。尤其是桃花岛那个姓吕的,年纪轻轻的,可却挺会来事,竟然能想出一种毫不费力的晒盐法儿出来。以前大伙伐木熬盐,又费力,又费事。有了这法儿,几个人一天轻轻松松就能晒出几百斤盐来,比用锅炒盐方便多了。

哥俩本就是盐户出身,对这东西当然极有兴趣,看的有趣,便趁着空闲的时候常往海滩盐场跑。几次下来,哥俩现了一个问题,这吕班头想出来这一套晒盐的法儿虽然妙,却也有不足之处。

以前,他们熬盐的时候,总是将海水先围起来,用细沙滤过然后再导入一个大池子里,让太阳将它晒到很稠浓度极高的时候,然后才用锅来熬制,这样既省时,又省柴,并且做出来的盐纯度极高。这个法子也是石家好几代人总结出来的,从来没有传给外人过。以前因自家产的盐较其他家的都精细一些。总是会受到官府的一些关照,后来却也因此被盘录的更狠。

吕班头的这个法子,虽然晒盐的海水也过了几道池子,却没有过滤的那一道,这样一来,作出的盐免不了杂质过大。哥俩一商议,决定用自己那个提纯海水的法儿来和吕班头换取这个晒盐的法儿。

两下一说,果然皆大欢喜。哥俩同时还得知了另外一个使人震惊的消息,那就是,这个晒盐的法子其实是黄岛主自己明的。吕班头只是负责将他的法子教给众人罢了。而且,黄岛主一点隐瞒的意思都没有,不但愿意将这法子教给岛上的人,还放出了话,只要是想学的,都可以来学,哪怕学成了回老家去接着制盐都可以。

哥俩被感动的一塌糊涂,想一想以前过的日子,再看看眼下享受的待遇。虽然也起过学会了晒盐法儿回去之后会不会被众人高看一眼的想法,却几乎就在随后就将那个想法抛到了脑后。经过教官高十一的特别关照,哥两和吕聪一起,将桃花岛的晒盐之法从头到尾优化了一遍。如今,在桃花岛,只要是天气好的日子,十个人一组的晒盐队伍,轻轻松松就能制出五六百斤上好的精盐来,比起以前要用大锅来熬,丝毫不落下风。这还是因为在桃花岛不许让人劳累过度的缘故。

这次新军到吕宋来体验实战,两人在例行巡逻的时候,又现了支在海边的熬盐锅。一时技痒,就忍不住指点了几下。得到两人指点的吕宋乡亲顿时大喜过望,恨不得将两人当成菩萨供起来。在得知两人出同

一川时候,在昌宋岛汉城中德高望重的石长命、石百岁哥瓶锄…涩了认亲的**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