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产的盐连捂都捂不热就被运往他处售卖了,且坊间所售之盐,价格并未有下调之势。为何百姓们辛辛苦苦煮盐。眼见着一天比一天煮得多了,却越来越穷,最后连吃饭的钱都赚不来?”
范贻叹息道:“这盐政之法,老夫也未曾深究,其中究竟有何不妥之处,也是一头雾水。如今官家下诏垂询。本是个革旧去新的好时机。无奈老夫对盐政两眼一抹黑,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说完,不动声色的观察着柳三变。
柳三变心**一动。神态中颇显激动的问道:“大人是说,如果大人有良策妙方,便有机会说服官家将此盐政的弊端革去?。
范贻点了点头道:“若有良策,老夫虽不敢打包票官家定然会采用,不过让官家重视一番,拿到朝堂上廷议是不难办到的。可惜呀。老夫实在是对盐政知之甚少啊
柳三变心中一阵激动,强自按住自己那骚动的心,平息几下道:“不知大人需要了解盐政的哪方面?”
范贻露出一抹惊喜的神色:“莫非七郎对这盐政”?”
柳三变很肯定的点了点头:“学生随家父在杭州几个月间,曾接触过一些。多少有些了解,不敢夸口知根知底,但这盐政之弊,学生多少还是有一些心得的,原为大人解忧
范贻扫了高文举一眼,却见他已闭上了眼。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也不知道是在细心倾听还是睡着了。
柳三变接着便将如今盐政的一些见解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出来。
宋朝盐政,和前朝相同,都以官府专营。不过宋朝是以“盐引。来控制官盐的行。简单来说就是官府将产盐的地方进行官营控制。所有产的盐都被收缴到国库之后,统一售卖。然后售卖的时候,由官府出“盐引”相当于专卖许可证,不过有数量限制,每引值六贯。可领盐一百一十六斤半,从官府中买了盐引的盐商便可凭这个玩意到产盐地买到商品盐,然后再运到规定的地方去出售。
这个过程中,官府通过放盐引的方法。将盐税直接收缴。而商人们又因为有产地和售地的限制,每引又要多交六贯钱的税,故而将所有的消耗转接到消费者身上,再加上商人们唯利是图的本性,导致了盐价居高不下,百姓们要吃盐,也就越来越贵了。
而百姓们吃不起官盐,自然就倾向于价格相对便宜的多的私盐了。当官盐受到私盐冲击之后,产盐地的盐销量自然也就受到了冲击。故而。那些产盐地的官员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只得大副度将盐价下压,这就导致了盐民渐渐有入不敷出的现象生了。
说完盐政的相关情况,柳三变向着范贻道:“如今的情况,正如大人所知。已到了山穷水尽、官逼民反之地了。若非如此,谁愿意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背井离乡?。、
范贻听完柳三变的讲解,点点头道:”仆二”北。看来这盐政的确巳有些不合时官常此以仕删披以们不愿意再煮盐。百姓们又不愿意买官盐”朝廷的盐税要落空暂且不提,只是这百姓们的日子可就耍大受牵连了。老夫也曾听闻,那夏州所产的青白盐,多半已被私盐贩子愕入中原了。如此一来,朝廷白白将银钱送入那夏州李阀之手。若假以时日,那李继迁一旦坐在,势必要反咬一口,到头来。岂非我大宋要亲手喂肥一只恶狼来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