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5章衍圣(2/2)

“在下不会八制艺,不会四书五经,如何考取功名?”

“行文须八,文章乃释言?爵爷此话何意?”孔衍植不解地问。杨帆笑:“今时科举,凡行文必须用八文,凡陈述不得脱离经义,不就是行文须八,文章乃释言吗?这样的文章还有什么用?”

“在下书读的少,但也知,自韩愈开始,文起八代之衰,行文切实,经世致用。柳河东、欧文忠公,皆是古文倡导者。为何到了我朝,还要开历史倒车,为何科举需八文?再者,自朱程理学以来,儒学便走向了极端,再也难复孔夫的本意,在下看来倒是有舍本逐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杨帆知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在儒生心中,衍圣公绝对是有一定地位的。如今朝廷**,官员昏庸,连科举都是分十足。这个时候,急需要一新鲜血,来冲洗一下这个腐朽的朝廷。那么科举改革是必然的,八文不能说害人,但限制了人是肯定的。解放这个思想,现在是最好的时机,明末的思想,较之后一百年,可以说更开明,更广阔。思想开放是不够的,这取士的科举制度不改,还是空谈。

这话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孔衍植沉思良久,说不什么所以然来。

驳,只不过是京城一愤青奚落算学,让一众研究算学的青年一辈难看。在下也只是反讽了他一番而已,实在没有贬低儒学的意思。”

论才气,那首沁园·帝颂填得连他都觉气势恢宏,堪比苏辛,就是苏辛二人,都没有那样的王霸之气。论品,当初三文钱义、天桥下施粥、难民海到如今载百万石粮草而归,可谓是大仁大德,与那些自修德行,谈吐斯文之辈的小仁小德相比,更是义。再论带兵,大凌河一战,扬眉吐气,一战封伯,更是帅才。如此全能型的奇才,不会制艺,则不致仕,实在有些惋惜。

“在下斗胆,敢问孔夫可曾言过,行文须八,文章乃释言?”

“衍圣公,不知您觉得儒学发展至今时今日,与先祖孔夫那时相比,熟好熟差?”杨帆将这个话题直接抛给了孔衍植。让还在回味着刚才制艺话题的孔衍植一怔,思索了片刻,:“夫之学,我等犹如山仰止,只能望其项背。可以说,儒学不断发展,也是在追逐他老人家的脚步,当然不可比。”

这话一,便让孔衍植有些哑无言了。这科举八致仕,乃是太祖定下的祖制,不过科举,怎么致仕。他拿起桌上的那杯茶,喝了几,不再说什么了。总不能还劝人家爵爷再去读书制艺吧。

孔衍植脸稍缓,又问:“那爵爷不考取功名,仕报效朝廷,反而要自甘堕落,个商贾给圣上脸看,让天下人嬉笑圣上贤人不用,这又是为何?”

“哼哼。那依爵爷的意思,这文章又该如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