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师、有朋友,这都是能真心帮助你们的人,所以当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会第一个想起向他们求助,可是故事中的这个小女孩却没有你们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正是因为人们的狠心与漠视才让一个可爱的小生命倒在了雪地之中,作为善良的你们来说能容忍这种事情生吗?”
“不能…不能…”已经被充分的调动起情绪的小孩子不约而同的大喊着,此刻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都现了这个年轻教师的可怕与可敬之处。
“好,你们都是好孩子,那么我现在要问,如果你们在街头现这种需要帮助的人,应该怎么做才不会受骗又能力所能及的帮助人呢?”
按说这才是考验孩子们应变能力的关键,可集体思索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喊道:“去找警察叔叔…”
看到这里,那些刚才还以为稳操胜券的人沉默了,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学生不像学生,老师不像老师,他们没有朗读课文,也没有总结中心思想,但任何一个人都相信在这间教室里,在这群孩子之中,不管他们的学分如何,他们所记住的东西是自己那些重点学校中的高材生们所欠缺的东西,他们即使没有良好的卷面成绩,但作为成年人来说却对这些孩子能学到这些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见微而知著…”一个年岁看上去很大,一脸学究样子的教育局官员由衷的出感叹:“开始我现远山的街面井井有条,还以为令尊是为了形象而故意做的样子,现在才知远山的德育水平令我望尘莫及…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即便没有大学文凭依旧会是国之栋梁!”
我微微颌对他的赞扬表示感谢,虽然还有人对这种结局感到难以接受,并且不停地切换信号希望能找出这只是个别现象的证据,但是他们不得不失望的放下遥控器,因为现实告诉他们,在远山没有文凭并不是最糟糕的,自私与违法乱纪才是受到众人唾弃的关键,而这种结局却是以远山第一家庭以身作则十几年如一日成为这里的表率为开端,言传身教改变成*人的陋习为根本,循序渐进让美德成为普通规范之后才能教育出以德为第一前提的学生。
我知道老妈交代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不过照例我还是要总结一下:“德、智、体,国家在评定一个学生的优劣时,品德是过智力的,因为智商与体格不仅有后天的学习,还要看先天的才能,而唯独这个‘德’是完全需要成*人来教授的,我们不敢奢求远山的学生都能成为科学家,但是我们要力争做到让远山的孩子都是善良的好人。我知道这个目标有点不切实际,但是我能依旧要不遗余力的告诉孩子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大帽子扣下来,反正国家标准在那里摆着,你们就是非要和我争论学分的高低也行,那先将自己学生的品德亮出来让人们看看。我知道他们心有不甘,毕竟标准时死的,全国的大学依旧是看分数来录取学生,所以我便将信号转向雨光的班级,因为我为了让豆芽菜重新找回自信心,特意的安排了一场教学,这可能是我利用职权做的唯一一件造假行为。
画面中,他们这个班级正在上手工劳技的课程,要说他们的年岁也就只是剪纸或者粘贴个立体造型什么的。但是这次的授课有点不同,那名教师带来了一个标准的木工锯,然后还有一根比水管略粗一点的木棍,他的要求很简单,轮流让孩子们试一试这把沉重的锯子,并且问他们谁能将这节木棍锯成象棋大小的木块?孩子们轮流试了试,但那把欧式木锯实在太大太沉,不是孩子能操作的,有些力气小的甚至提起它都很费劲,这种自然也包括那些来参观的,曾经笑话贞子没有红领巾的外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