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给德国人的回复是:“万分谢德皇陛下的慷慨,但我国海军旗舰宁可战沉也不会与商业有任何关联…”
阿斯奎斯虽然在会见沈静的时候发了战争威胁。但是如果真地要让他发动战争那后果是很严重的…一向对外比较
地费舍尔和张伯
都转变了态度。费舍尔认为要和中国打一仗英国要承受太多的风险,况且对付中国那艘蒙古号战列舰地只有无畏号还在船坞中接受改装。而英国建造的第二批四艘无畏舰柏勒罗丰级战列舰至少要再等上一个月才可以完工。
中国海军凝结了谭延太多地心血和期待,他为塑造这支骄傲的海军已经倾其所有。这不是金钱所能够衡量的,只要他坐在这个位置上一天,不多少金钱也别想在他的手中买到中国海军的旗舰!德国人倒不是真地想趁人之危占这个便宜,德国希望这艘战舰能够保留下来,至少在数量上英国不会占优以达到战略上的平衡。遂提
换战舰,德国在这场
易里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不吃亏。
要命地是中国除了海上漂着的蒙古号之外,本土船厂中还有三艘同级别的战列舰。三个月后将会有两艘完工,最后一艘也可以在五个月之内完工。虽然这三艘战列舰中有两艘都是战舰,但是中国完全可以将其扣留补充到自己的海军当中去,如果真的要和中国开战的话,英国远征舰队抵达远东没个一年半载是不行的,有这些时间中国海军在战争的威胁下还不知
会
怎样的举动…中国海军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是明显的是一支防御舰队,在中国海军中战列舰固然是一大亮
,但相比之下费舍尔更担心承担中国近海港
防御主力的几十艘潜艇。
不过谭延此举也是形成了一个惯例…中国海军旗舰在以后的上百年时间中都会被保留下来,退役后的旗舰将会被拖运到天津海军历史博馆
心保养起来。正因为如此,镇远号、龙旗号、北洋号等战列舰全
都因此受益摆脱了被拆毁或是当人工岛礁的命运,在上百年之后中国人可以从博
馆中看到完整的中国海军发展历程…几乎每一级主力舰都成为中国海军的旗舰,至少在战列奖代,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保存自己所有型号地主力战列舰。
德国人作为盟友此时确实提供了尽可能的便利,只是德国海军认为中国这支舰队在如此环境下执意返航回到本土,这个想法实在是太过疯狂了。德国在第二天
急和中国
涉,如果中国愿意将蒙古号战列舰留在德国,那可以和预计三个月后完工的那艘德国在中国订购的战列舰相互对调,当然在价钱上中国可能要损失十几万英镑。*
费舍尔的反对是于军事上的考虑,在无畏舰的问题上他确实是蒙受了不白之冤…英国不造无畏舰并不代表别人不造,事实也是如此,英国无畏舰才刚在海上航行几个月,中国同类型的蒙古号战列舰就已经服役了。在现实面前,很多曾经指责过费舍尔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至少因为费舍尔的缘故,英国在无畏舰的建造装备上还是走在世界的前面,虽不能达到“两
标准”至少可以领先任何一个国家。*
张伯的想法很简单,德国的无畏舰源于中国,而且在大型蒸汽
机和战列舰主炮方面更是离不开中国,英国放弃香港是丢面
持…好望角航线路途中有太多的英国民地,苏伊士运河也会对英国海军提供便利,但
拿
运河可不行,走南
虽然横跨两大洋虽然困难,但英国人也不会好过,至少不会以逸待劳。
张伯的反对更多的是
于政治上的考虑,英国的经济情况非常不好,而英国几乎是对海军一路绿灯加
赶造战列舰。自从无畏舰
现后,英国更是以每年四到五艘的速度来造舰,而今年因为来自德国的情报和提尔
茨去年将原本德国打算今年建造的两艘战舰秘密分
下去,这就使得英国
本没有坐下来
息的机会更加疲于奔命的建造战舰。
虽然面对如此恶劣的外危机。但是中国和德国的太平洋舰队并没有任何犹豫,继续向东京湾
,沿途炮击了
知。由于英国政府还在举棋不定,日本海军终于倾巢而
,在伊势湾丰桥以南三十五公里
的海面上阻止舰队北上和中德联合舰队展开决战,在战斗中作为日本海军最后的
华两艘从英国订购的香取级战列舰连同一艘大型装甲巡洋舰在内的十五艘各
舰只全
被击沉,中德联合舰队只有山东号战列舰负轻伤…两者实力太过悬殊。*而日本知
中国是绝对不放过这两艘战列舰地。但日本重要地城市几乎都是临海,基本上都在战列节击
程内。再往前可就是东京湾了,日本不得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