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政权刚刚建立之初,德国便很快的予以承认,这实在是出乎谭延的预料之外,当然德国的举动固然有它的政治利益,但是这种支持对他而言是非常宝贵的。
谭延满足了亨利亲王对无线电电报技术专利的要求,德国则在化工、电气技术上进行专利转让。现代舰船技术综合性越来越强,电气技术在其应用上直接反映到战舰的火力系统上…电动炮塔和供弹系统都极大的依赖于电气系统的先进与否,德国西门子公司在这方面拥有极为先进的技术,北洋地造舰工业系统在这方面起步非常晚,对进口的依赖程度极高。这项交易的达成也意味着北洋造舰系统在国产化方面又迈进了一步。
亨利亲王的这次来访,中德两国之间达成的最大一项交易便是针对俄国威胁地秘密条约…《中德北京密约》。俄国在谭延而言是心腹大患,而德国承受的压力远比中国要大得多,不过威廉二世领导的德国只是在政治和外交上和俄国隐约对峙,而谭延则是要挽起袖子要和俄国人大干一场。
《中德密约》达成地过程远比亨利亲王想象中的要快。密约中涉及到双方海陆军军事交往、武器装备交易等一系列针对俄国的条约。对于德国收获最大的便是德国可以向中国派遣一支精干的常驻远东舰队,中国方面为其提供胶州湾为常驻军港…这是威廉二世数年前想要通过武力谋求而落空的设想。
不过德国可以获得胶州湾的使用权,这是付出了经济代价的。每年租金十二万英镑,煤水等其它费用另算。事实上威廉二世当年谋取胶州湾是为一支还并不存在地舰队在远东找一个海军基地,但谭延并不认为德国能够拥有这个海军实力。法国和俄国也曾达成过类似的协议,俄国可以使用法国在地中海的军港,而谭延认为即便德国和中国也达成了类似的条约,从战略上和实用性上来说,对威廉二世的吸引力是强大的,但是对德国而言却并非如此。
德国使用胶州湾军港的租金并不贵。折合白银一年不过八十多万两,这种交易更多的是照顾到德皇的面子问题,谭延则将其归为“带有一定军事色彩的商业交易”并非是将胶州湾卖个德国人当成海军基地。
“德皇威廉二世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个好大喜功地人,德国人为了彰显其国力,他肯定会派出一支在德国看来非常不错地小型舰队…”谭延笑着对沈静说道。
沈静则似乎有些担忧的说道:“凭借我们的实力,只要有个两三年的太平时间,巩固国内政局同时发展军事,应对俄国的威胁似乎应该不成问题…将德国人引进来到时候你怎么把他们再送出去?这恐怕又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谭延摇摇头笑着说道:“如果为了应付俄国人,我们大可不必借用德国人的力量。就算德国人到时候真地愿意履行密约条款。恐怕多半是政治上地而非实质上的军事帮助…”
“那你这么做是为了…”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不是长远打算,而是向英国人施压…我们需要英国放弃对我国海关地控制,而当德国人的远东舰队真的驻扎在胶州湾这样敏感的地区的时候,就该轮到英国人着急了…”谭延冷冷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