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五十五章北洋云(2/3)

桑治平:“此法是善法…只是北洋打了这场胜仗是全国之福,但未必是北洋之福…”

桑治平在张之幕府中地位尊崇,甚至更甚于沈静之于直隶总督幕友堂,张之的语气虽然不兴,但是绝对不是针对桑治平。桑治平微微皱了皱眉:“香涛兄。北洋海军虽然是打了一个难得的大胜仗。但换言之也是擅开边衅,你说朝廷会怎么想?当年地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无不是有着大地战功。就连胡文忠公也是如此,但你说朝颓怎么对他们的?!”

张之和谭延俩人对待日本的问题上也是有很多,甚至为了某些问题不惜闹些小小的对抗…张之筹建南洋海军和长江舰队除了以旅顺造船所为先之外,还想考虑从日本购舰,但这一举动几乎让整个北洋都炸了窝,在北洋少有的咄咄人的态度下,张之的南洋只好作罢,只从旅顺造船所购买战舰,只是谭延将价格压的更低一些而已。不过张之终究还是张之,对于这样大的胜利,他从内心中是十分兴的,只是这几年一直在南方很有市场的“日本老师”在昨天突然战败,这不能不让“东洋派”到中间的大落差…中国的未来到底该是走一条怎样的路?!

张之和陈衍听后默不作声,对于手握军权的重臣,尤其是汉人大臣,朝廷一向都是用完就丢的政策,一旦解决外患剩下来要的事情便是遏制、削弱,这不是清朝独有,历朝历代对于手握重权的大臣皆是如此,只是能不能到的问题…关键便是朝廷能不能削了谭延手中地权力?尤其是全国侧目地北洋海陆军权!

“仲兄,少有的大胜!”张之有些兴奋地说。作为首席军机大臣,日本在朝鲜挑起事端的原委经过他也是了解的颇多,只是不知同日本一样,谭延的北洋在幕后向朝鲜地起义军输送军火。但是日本的潜在威胁还是让他这个首席军机大臣坐立不安,生怕一旦现战端,自己未免会重蹈李鸿章之覆辙。

“谭组安年少得志,他和曾国藩、李鸿章都不一样,让他像曾国藩那样功成退是不可能的,他才不过二十多岁,正是施展抱负地好年龄,同时也是年轻气盛的年龄;而李鸿章则是仗着手中的重权向朝廷要官要封赏,这对于他来说也不大可能,况且以二十多岁的年龄位列朝廷倚重之大臣,朝廷还怎么向他封官许愿?!”桑治平淡淡的说

“仲兄,何来此言?难朝廷还会亏待了有功之臣?!”张之颇为不悦的说

本的各所教育学院。南方和北方是决然不同地,而在北方谭延控制下的北洋几乎是和日本势不两立,以抵制日本为先,哪怕是亏本打贸易战,谭延也是乐此不疲,至于留学生和洋考察之类,北洋优先选择国、英国、德国和法国,只有很少一分人前往日本。

张之:“仲兄的意思是朝廷要他,他可能会反?!”

桑治平微微一笑说:“不是可能会反,而是一定会反!前段日北洋陆军第二镇的调动你也知,聂士成、董祥福居然掉返回长辛店,香涛兄,你认为这是偶然么?!”

桑治平拿过电报看了看说:“这场海上大战是昨天下午发生的,北洋海军最快也要等明天才能够返回军港。怎么北洋大臣对这场海战这么清楚,这中间没有误报么?!”

陈衍笑着说:“香帅有所不知,这无线电电报技术就是北洋大臣谭组安发明的,现在已经由电报局向全国推广使用,只是有个先后次序不同罢了,像天津和京师这条线路是很少有人破坏的。地方官府对此制的也很严厉。所以便没有在先撤换之列…北洋海军的战舰上应该是装了这,否则不会这么快就知打了胜仗的…”

“桑先生有所不知,现在地电报有两技术。一是我们现在用的有线电报,两台发报机之间是需要导线相连的,一则是无线电发报技术,双方尽相隔万里,但依然可以像有线电报那样行收发报…北洋应该采用的就是这技术…”陈衍在一旁解释,他是福建人,虽然和“福建海军”搭不上边,但是作为“新学”人,对于科技发展是非常关注的。张之:“这样的技术好。像修铁路一样,这电报线难免会经过人家的祖坟之类的地方,经常遭到无知乡民的破坏,湖北地电报线几乎是每天都在修,连个电报都发不顺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