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雷达之类的远程预警设备,但却有渔船。谭延和北洋海军的将领们都忽视了一点,虽然在朝鲜半岛上日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整个朝鲜周边海域可都是日本海军的花园,东乡平八郎早就在这里布下了数艘渔船,一旦发现北洋海军的行踪,这些渔船便靠岸用电报报之在海州湾聚集的日本海军舰队。
这正应了先进的未必在任何情况下都先进,渔船观测虽然原始,但在这种情况下却弥补了种种不足。只是在太平沟的日本间谍观察到北洋海军的时候,确实是看到了完整的北洋海军,在朝鲜湾渔船限于及时传递情报的缺陷,都不能离岸太远,而且也必须在受限有电报的朝鲜城市。等这一圈转下来,当情报传到东乡平八郎手中地时候已经至少是北洋海军七八个小时之前的消息了。
也正因为种种限制,日本渔船并没有发现北洋海军的第二分舰队,反应到东乡平八郎这里的时候。就成了靖海四舰自太平沟补给之后便消失了…靖海四舰在距离主舰队西北侧八十到六十海里处航行,而日本渔船又不可能太过深入侦查,以免使得到手地情报更加失去时效性。
日本联合舰队在本土只留下了部分鱼雷艇和过于老旧的舰只。其余战舰全部集中到了海州湾。包括富士、八岛两艘战列舰;三艘甲午战争后第一批海军扩张法案的高砂级巡洋舰,这三艘年装备到日吉野地姐妹舰只是大大加强了武备;两艘两个月前刚刚从英国建造完成返回日本的浅间级巡洋舰,这是九八年受中国的靖海级装甲巡洋舰刺激而修改第二批海军扩张计划的战舰,同属1850万日元增税法案的一艘战列舰和两艘巡洋舰,后来更改建造计划取消战列舰,改为三艘巡洋舰,剩余资金并入九九年国防紧急修正法案的两艘战列舰四艘巡洋舰的购买计划…除了这些主力战舰之外,还有日本以秋津洲为蓝本建造的三艘须磨级巡洋舰,甲午战争期间紧急购买的一艘和泉级巡洋舰。甲午海战幸存地吉野、狼速两舰。
根据日本海军大臣山本权兵卫的计划,这一次是发动对北洋海军突袭的海上决战,所以东乡平八郎调集了他认为能够有资格参战的所有战舰全部都集中到了海州湾海域,除去大小十三艘主力作战舰只之外,还有八艘以“TB”起头的二十节鱼雷艇。这是日本所能够摆出的最强阵容,如果按照理想情况,这样一支舰队如果运用得当的话,确实有很大的胜面,尤其是在北洋海军分兵两路的情况下。
“司令官阁下。北洋海军主舰队以十一节地航速继续向南航行。如果预计没有变化地话,明天天亮之前他们会抵达白翎岛北部,当然不排除他们在此前三个小时之间调整航向…”一名联络官说道。
联络官口中的“三个小时”是日本间谍船在观察到北洋水师动向之后,将情报传递到海州湾日本舰队上的时间,这个速度也还是因为北洋海军已经处于西朝鲜湾的南部,那里已经是日本的地盘了。日本在那里临时拉了电报线,间谍可以不用跑到距海岸线最近的有电报的朝鲜城市去发报。可以通过临时电报线汇报情报。即便如此,从得到情报到传送完情报依旧需要三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