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三十三章接风(1/3)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百三十三章 接风

谭延不惜牺牲总理大臣的职位也要阻止康有为进入总理衙门的事情,对于朝野上下都是极为震惊的事情。在这件事上虽说康有为在中国读书人尤其是年轻士子之间的声望非常高,可以用一面旗帜来形容,但是谭延却没有招来一片骂名…中外大bu分的报纸都对谭延的辞去总理大臣一职表示了惋惜,同时也认为这样的举动是正确的,一个国家的外jiaobu中怎能突然由皇帝的任命来安cha一个从来没有为政府工作的人进来?

别人不说,就是谭延自己的总理衙门的生涯,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了的,从中书舍人至四品军机后入总理衙门行走,三年才因为甲午善后和与德国谈判得总理大臣之位,这样的资历绝不是康有为所能够比的。

而谭延回到天津正是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后,更是在报纸记者面前直言:在当今中国,主持新政最有资格的人莫过于正在半dao上的信任军机大臣张之dong,而绝非是没有一天从政经验的康有为。甚至他认为以《上清帝书》中的“三年qiang国”而言,面对中国如此复杂的政局,这纯熟一派狂言,没有任何价值!

为了反驳谭延的对维新派的言论,康有为等人在报纸上立刻zuochu了反击,当然他们推chu了帝师翁同,以此来弥补维新派中没有资shen从政者作为he心地缺憾。不过作为维新派一面招牌的翁同同样也有一个致命的缺憾…也许是受到哥哥经历的启示。翁家后人入仕之后从来都是走得“高端路线”他们通过科举之路过关斩将之后,就走翰林一路向上爬,绝对不会跑到地方上去任职,而翁同的官宦生涯中缺地就是地方官的从政经验。现任内阁学士的翁增源也是状元chushen,同样也没有地方官经历,可见翁同家族对数十年前发生的那场从天而降的惨祸可谓是刻骨铭心。

若是别人也就罢了,可是康有为他们面对的可不是仅凭三言两语就可以折腾的热血的光绪皇帝,谭延作为北洋的新一代首领和谭钟麟时代地北洋中jian人wu,在直隶三省所zuo的各zhong改革和惠民政策已经让直隶、山东和以前盗匪横行的河南摇shen一变成为中国的模范省。诚然直隶三省和北洋海陆军事力量的提升与朝廷财政与直隶总督衙门的支持有着很大的关联,但是有些事情绝对不是你有银子就可以干成地。

有银子不算什么,舍得hua银子也不算本事,关键是将银子hua到点子上。而谭延的过人之chu1就在于此。论筹集银子的财路和大手笔的投资,放yan全国还没有人能够和他比肩的,至于会hua银子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不会hua银子,以现在的造舰成本,恐怕朝廷投下的海军经费gen本不可能会组建今天初ju规模的北洋海军。就在康有为的各zhong新政主张还停留在纸面上的时候,在谭延地主持下直隶三省已经建设的有声有se了。尤其是教育,论学堂的数量、质量还是待遇,在全国已经找不chu能够相比的第二家来。

张之dong此次进京并没有走传统的水陆,而是乘船至湖北武汉,直接在武汉上火车。这一次张之dong北上可谓是踌躇满志,谭延在天津面对全国记者对自己的辞官和对全国ma上就要展开的新政所发的言论,他在武汉下船的时候就由辜鸿铭拿着报纸给他读了。对于谭延说在中国有资格来zuo这新政首脑唯有张之dong的言论,张之dong本人内心是极为高兴地,殊不知张之dong手里有多少斤两谭延心中是再清楚不过了。

不guan慈禧太后心中对张之dong本人的任命是如何打算的,谭延必须都要zuo最坏的打算…他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是封建皇权下的政治斗争向来都是腥风血雨地,而晚清地政治也不会独善其shen,至少他知dao历史上的庚子事变,慈禧太后为了脱shen,可是杀了不少人,这中间不乏昔日曾经在政坛上呼风唤雨地大niu。

官场险恶是老tou子教谭延为官之dao的第一首要,就算现在他手握重兵,不过亦要防范政敌狗急tiao墙…光绪皇帝连对慈禧太后都敢动刀子,情急之下要了自己的脑袋这绝非玩笑。自己又不是《三国演义》中的那些万人敌的大niu,就算再厉害也不过是一颗子弹的事情。这比光绪的老祖宗康熙灭鳌拜要简单多了。

事实上谭延没有将张之dong非要摆在自己政敌的位子上,节制就节制,自己造反的最低标准十万陆军已经完成,剩下来的事情不过是修修补补扩充一下力量而已,能扩充就扩充。扩充的慢些也无所谓。而像张之dong这样名满天下的名臣进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