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三十章麻烦(3/3)

有为“广结同类,厚结党徒,相互标榜,言乱政”;而胡孚宸也在翁同的安排下上书,折中驳斥了“后党”对康有为的污蔑不实之词之外,还请求将杨崇伊所查封的强学会书籍、舆图、仪器等等全数发还。

也就是去年光绪二十四年春,又是三年一度的会试,从正月里开始各省举子陆续到京,借着当年公车上书的风头,士论日渐喧嚣。正月初五开始康有为、粱启超等人联系京师广东人组织粤学会,大造变法舆论。受其鼓舞,杨锐组织了蜀学会,杨深秀组织了陕学会,宋伯鲁组织了关学会。而远在湖南的黄遵宪、陈宝箴也遥相呼应,组建了南学会,一时间中国的各地组织的各种学会部下十多个。

从去年开始谭延主导的“十二年预备立宪”也受到了变法派的追捧,作为除了陈宝箴之外第一个明确站出来赞成宪政地封疆大吏,谭延也成了一时风云人物。结果“礼贤庄八大臣被刺”事件之后虽然对宪政有所打击。不久康有为和梁启超策划,由御史李盛铎领头,在京师成立了保国会,以保国为宗旨,以救亡图存相号召。

谭延不得不佩服康有为和梁启超俩人,在没有强力的基础下,借着保国会的号召力,一时间保浙会、保川会、保苏会湘籍成立,加上去年成立的各地十几个学会,这些组织虽然松散。但隐隐以康有为梁启超俩人为头。事实上在谭延眼中,各地学会加上各地的各种保国会变种,这些组织已经具备一定地政党规模,可以肯定如果真的玩民主那套,康有为和梁启超自然是兵不血刃的取得胜利,他们在年轻知识分子心中的地位实在太高了,至于自己固然是厉害。不过现在名声臭不可闻。

杨崇伊的折子是刚毅授意,但是刚毅这个人绝对没有这么高的智商,站在刚毅背后的人只有慈禧太后;而胡孚宸的背后是翁同,谭延一眼就看出来了,老翁曾经用鼓动御史这一手来弹劾他在小站练兵之处有贪污,不过胡孚宸的上书中出现撤销对强学会的惩罚,这不实老翁地作风,而是出自光绪皇帝的直接授意。

杨崇伊的折子在先,但是被光绪皇帝给硬是“淹”了,这次朝会上胡孚宸上书刚毅当即发难:“杨崇伊的折子不能就这么被淹了!眼下满朝文武都被还活着。大清的江山仍在,康有为保得是哪门子的国?再说总是王国,也不劳他保!依臣之见,康有为成立保国会是别有用心,他要保得是四万万汉人,不是满人,也是保中国不保大清!”

虽然是几个朝廷重臣和皇帝的内论,但是六部尚书、军机大臣、总理大臣皆在,刚毅这话一出打击面也太大了些。而谭延则老神在在地闭上眼睛,心中只有一个结论…刚毅是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猪!

“刚毅胡闹!谁定的规矩?!皇上臣有话要说!”翁同面目一沉厉声喝道。

自有军机处以来。军机大臣为朝中大臣之首,而军机领袖长官军机密钥,翁同都没有说话哪里会容得下刚毅这么奏事,这规矩全被刚毅给砸了!军机处规制,军机大臣虽然每天同班觐见。但雁行斜跪。奏对之时却只有军机领班一人发言,偶然的时候皇帝可以指明垂询。刚毅越过翁同自然是大大的君前失礼。

“刚毅退下去!”光绪皇帝斥责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