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有惊无险。
对于沈静谭延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眼下连荣禄都被收拾了,谭延就像当初荣禄乘坐的火车一样,就算刹车也要冲进河里,这条路一旦上路,那就没有什么回头的机会。谭延明白这些,沈静也同样明白,剩下来的路虽说随着实力的增长,北洋集团也就越来越有发言权。但同样也会面临越来越大地风险。
尽管后面的路凶险难测,不过这都没有放在谭延和沈静地眼中。倒是以后推翻了大清王朝之后,他们和他们的北洋该怎么做。该带领中国走向何方?!这已经是一个非常现实地问题,而他们首先抛弃的便是目前康有为那一派的君主立宪制,原因再简单不过…满人以如此数量统治中国非常不合理,再加上二百年前的仇恨,和官场上的考量,打死他们也不愿意再做满人的奴才。
“十二年预备立宪”计划不过是糊弄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清权贵集团中的顽固派而已,事实上这是为公开宣传民主开了个口子,将公开宣扬民主宣传定为合法,随即谭延在军队中开始民主启蒙宣传。这一切都是有事前的预谋,从礼贤庄出洋考察宪政八大臣遇刺看。在短期内是对刚刚开启的民主启蒙运动一次沉重地打击,不过刨除政坛上的腥风血雨,这种损失也不过是现在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心中的损失,对于谭延和他背后的北洋集团而言这对民主启蒙并没有多少妨碍。
因为谭延要带两镇北洋新军驻扎在京师周边,至少在满族新军没有结束训练之前不能离开,是以这两镇新军内部的政治启蒙活动只能缩减。而谭延却对沈静下达了加强山东新军民主启蒙的命令,在这个时代只有扛枪的军队才在任何时候都是中流砥柱,军队的素质也决定了这个国家的走向。在谭延不能肯定自己一定能够成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引到新军思想走向,莫要成了历史上的袁世凯北洋军阀。这就成了必要的手段。
在京师不比在天津和济南这么自在,京师的达官贵人们从谭氏父子与慈禧太后之间的关系和谭延的职位上,不难猜测谭延说不好就是第二个荣禄,是以纷纷进行政治投资,向谭延示好。谭延对此也不过是一笑而过,最让他难受的是每隔两三天必去一次颐和园拜见慈禧太后,拍马屁的频率比以往要高得多。再者说来就是向李莲英、刚毅等人行贿,而皇族中地端王政治地位急剧上升。也是谭延必须要交好的人选,各种新奇的西洋珍玩和白花花的银子自然如流水一般进入了他们的钱包。
这段时间唯一让谭延感到欣慰地是旅顺海军基地传来地消息…龙威号巡洋舰做为演习战舰在旅顺口外演习海域,被潜伏在那里的两艘潜艇发射地四枚鱼雷击中了三枚,其中一枚击中战舰尾部,另外两枚则命中舰体中部。根据十八寸鱼雷的爆炸威力和龙威号巡洋舰的装甲厚度。经过测算判定龙威号被两个型号的潜艇击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