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获得五百万两,盈利的二百万两刨除利息,那一百八十万两全让张之洞来办学校
然是不可能的,当然谭延闿除去必要的开销之外,也张的应得的利润,说起来他并不缺银子,在某些时候还要费尽心机来掩藏自己的身家…尽管他的身家在明面上的就已经让很多人垂涎欲滴了,但与隐藏他背后的那笔油田交易所获得的财富而言又是小巫见大巫。
在北洋突飞猛进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南洋的现状,尽管谭延闿并不愿意在南方释放自己太多的资源,因为南方因为地理优势的缘故,在思想和政治上远离北京从而成为中国革命地先行地区,自己释放在南洋的资源很难受自己的控制。最重要的其安全性也会打个对折。
即便如此,谭延闿也愿意在南洋身上加强教育投资,并且在其他方面让南洋购买北洋的工业品…战舰,以便促成旅顺造船所在没有外国订单的时代能够保持强盛的生产动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除去战舰交易之外,北洋旗下的天津机器局和上海江南制造局都有发达的轻武器制造业,在谭延闿前生记忆中由张之洞开办的汉阳兵工厂开张大吉之前,陆军所使用地轻武器尤其是步枪都是由天津机器局提供,马可沁机枪、步兵行营炮和炮弹则由两家共同分担订单。
大笔的武器军火交易不仅可以使得南洋的新式陆军在筹建过程中节约了大笔的银子,还可以抑制南洋新式陆军在武器军械上谋求自立的途径。迫使张之洞对汉阳兵工厂在轻武器制造方面不要投入这么大的精力。这样一来北洋的海军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优于南洋水师,而南洋的陆军无论在训练上还是军火供应上都会收到北洋的节制。这样发展下去,一旦发生什么变故,谭延闿也好凭借北洋武力对南洋形成绝对优势,迫使南洋倒向自己这一边。
虽然谭延闿一直经营以直隶为中心的北中国,但总有一只眼来关注张之洞以前经营地两湖地区,因为不仅他是湖南人,更因为湖南、湖北两省地处中国中心地带,所谓四战之地必争之所…他之所以这么大力的推进京汉铁路地建设,也是想着自己无法亲自经营两湖。在时机成熟之时能够让军队可以乘坐火车快速占领两湖地区。
经过谭延闿和桑治平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双方达成了这笔对两家而言都有好处的协议…由南洋出银子和北洋一起秘密投资美国股市来发美西战争财。其中金融风险由谭延闿的抵羊纺织厂股票做担保,所得利润划归在谭延闿的工商银行中,专门发展南洋新式教育和海防用款。
作为一个旧时代的知识分子,桑治平不是很明白通过金融手段达到以钱生钱的目的,更不相信两个列强国家之间的战争能够使自己获得一倍以上的利润。不过这笔交易对南洋没有半丝风险,前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刘坤一并不像张之洞那样大手大脚,对于兴办洋务他一直持稍微支持的态度,唯一一笔比较大地开支便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前一个月在德国订购了四艘鱼雷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