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七十六章变法九要(3/3)

,由恭王奕訢和李鸿章等人起始进行了几十年的洋务运动虽然成果有限,但好在让不少

人已经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能够客观的评价自己这国”加上甲午战争的刺激,在这个时候开始变法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变法完全可以慢慢的开展,以最小的代价来换的中国的富强。

也许是谭延闿的“汽车、自行车攻势”地作用,或许是因为这道密折最先呈送给她。以表示她才是帝国中最德高望重的掌权者,总之这份奏折哄得老太太非常高兴,即刻颁下懿旨:“各抒己见,条议上文,变通兴政,力任其难…”

慈禧太后接受变法主张,这对于谭延闿而言一点也不奇怪,历史上无论是庚子之变之前或是之后,慈禧太后都有那么一点点变法主张。尤其是在庚子事变之后被洋人给打怕了之后更是如此。况且这份奏章中明显的是以慈禧太后为主,来进行变法革新,这对于一直渴望从“帘子后面走到前台”来的慈禧太后而言也是一个名正言顺插手帝国政治的机会。

谭延闿和张之洞等人的联名上书并没有像历史上戌戌变法那么轰轰烈烈,几个年老成精的总督外加一个小心谨慎的年轻巡抚都认为这火一旦烧的太旺。不仅熄灭地也快,也会引火烧身连同自己也给烧成灰烬的道理。在上书之后,几个总督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不过动作上肯定是比以往要大了些。这几个联名上书的变法头头们不约而同的将变法地开端放到了教育上。

就在慈禧太后颁下懿旨的第二天,谭延闿便在山东省济南府成立了“山东大学堂”这个学堂的得到了美国公理会的大力支持,并且还有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斯地大力推进…自从谭延闿和美国驻华公使托尼商谈了中美两国在教育领域加强合作之后。托尼公使一直在向他在美国的友人推销这个计划,并且多次写报告呈递美国总统。

虽然美国人对这项计划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上的行动,但在美国教育界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其中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斯便是其中最为积极地一个。詹姆斯直接表示希望中国留学生能够选择伊利诺伊大学作为美国的留学学校。并且还开出了非常优惠的条件。包括削减学费、帮助中国留学生解决食宿问题,还有便是在奖学金上予以倾斜。

这些物质上地优惠在谭延闿地眼中远比不上詹姆斯在美国教育界地宣传。在他的鼓动下,美国地各大大学的校长们都为此而动心。当然在山东大学堂的筹建中,主要还是以明恩牧师为代表的美国公理会驻华分会,他们向山东大学堂提供了众多的懂中文,在中国生活了数年时间的美国教会人员来充任大学堂的英文、地理↓学、物理等科目的老师。

美国公理会如此关注山东大学堂也是因为德国传教士的势力在山东经过谭延闿的一番折腾后,实力几乎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山东教会组织基本上被破坏殆尽,这给美国人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再加上谭延闿向托尼公使保证美国人只要按照他说的去做,就能够保证他们在山东的人身安全,并且还可以扩大美国教会在山东的影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