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筹得,这些都不用先生操心!总之,达潮先生一旦开始工作,先生只需要关注和铁路有关的事宜就足够了,先生不仅是
师,同时也将会拥有修建铁路总办的职权…总之一铁路从设计到施工,再到施工管理,这些都将会是为先生之名从之,铁路总办将会我们自己人,他不会对先生侵权而感到任何不快!”
谭延闿这么大包大揽,反倒是让詹天佑用怀疑的眼光看了看谭延闿,问道:“谭先生,你可知道像卢汉铁路这样规模非常大工程。它需要多少资金么?而且这项工程就是对于天佑而言也是一项十分没有把握地事情,尤其是铁路要穿越黄河,这就意味着要在黄河上架一座钢铁桥梁,这绝对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为何谭先生对天佑有如此信心?!”
“光绪十四年,达潮先生由老同学孙谋的推荐,到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那时正值天津-唐山铁路施工。先生不愿久居天津,就亲临工地,与工人同甘共苦,结果只用八十天的时间就竣工通车了。可惜李中堂却以英人金达之功上奏,并提升金达为总工程师,先生之功就这样被剽窃了。光绪十六年朝廷又修关内外铁路,以金达为总工程师。到了光绪十八年工程进行到河大桥,许多列强都想兜揽这桩生意。金达当然以英人为先,但英人喀克斯以建不成桥而失败。日本、德国的承包者也都遭失败。由于交工期限将至,金达才不得不求于先生。先生详尽分析了各国失败原因,又对河底的地质土壤进行了周密地测量研究之后,决定改变桩址,最后才确定桥墩的位置,并且大胆决定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来进行桥墩的施工,建成河大桥…”
谭延闿笑了笑说道:“延闿做事绝非浮滑莽撞之辈,若不是先做好了功课,怎能这么肯定来请先生出马?那个英国佬金达在天津-唐山铁路丢人的事情不说也就罢了。但是先生在河大桥上的手笔却是解决了三个外国工程师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嗯,这就是本事!当然卢汉铁路长度绝非关内外铁路所相比,而黄河更不是河所能够比拟的,至少在下知道黄河泥沙淤积严重,这在黄河上架设大铁桥来同行火车,但就是这打桩难度绝对算得上是世界级的难题!”
“既然你知道卢汉铁路修建要面临这么多难题。而且都不是我以前修建地那两条铁路相比拟的,你对我还这么有信心?!”
谭延闿摇摇头却没有直接回答他:“先生既然听过在下之名,也应该听过另外一个名字…张!”
詹天佑听后点点头说道:“不错,刚才你进门自报姓名的时候,我还挺奇怪的,我没有见过你,但是你的名字我怎么这么耳熟?今年前后两位状元,张要辞官经商。而谭先生要退出翰林去当武将,这却是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事情…嗯,不!好像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位状元能够像你们这样放弃大好前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