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人马从中破坏以至于将北洋肢解的七零八落,更要防备李鸿章时代的老人在他接手后来个阳奉阴违…这种威胁
闿看来比翁同龢一系的威胁更加实际。只有将北洋合成一只拳头,他才会在朝廷中有更多的话语权,这同样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升官机会…谭钟麟的岁数实在是很大了,估计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的位子不会做太久,他要和时间赛跑,至少要做到将北洋军队打上他谭某人的烙印。
谭延闿将他整合北洋的计划大致和谭钟麟说了一下,在他看来像北洋这样非常特殊地组合体,可以简化成财政和军事两大方面。财政是以盛宣怀为领导地各种洋务产业。谭延闿现在因为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也不想动盛宣怀。至少在两三年之内还是要和他和平相处的,不过只要和军事相关地产业他必须整合到天津机器局和江南制造局两大中心当中去;至于军事他第一次提出了创办新式陆军以取代已经腐朽到极点的李鸿章时代的淮军,并且还要借着甲午战争军费结尾未能扫清的功夫。从翁同龢的手中再扣出一笔款项用以重建北洋水师…
谭钟麟对于儿子的这些盘算都十分赞同,尤其是这个计划明显看得出是谭延闿在他面前现想出来地,还能够说得这么有主次,前后轻重也大致描述的非常清楚。北洋的立足根本是什么?首先是军事,能够将李鸿章留下来的军事根基全部把实了,那才是获得了北洋的精华。对于谭延闿抛弃旧有的淮军重建现代陆军和重建北洋水师,这两个方向他还是非常赞同的。
“甲午数次海战,北洋水师几乎飞灰烟灭支舰不存,不过幸得合肥最后购买了四艘新舰,这才算保住了北洋水师的种子…组安,你打算重建北洋水师还需要购舰么?短时间内朝颓不可能批准采购新舰地…”谭钟麟缓缓的说道。
“因为赔款,估计短时间内朝颓不可能批准采购新舰,但是我们也必须努力争取。至少也要做好相关准备,尤其是水师高级将领的培养,巩固好现有的海防设施…已经得到朝廷驻英国公使龚照瑗地确切证实,日本已经向英国提出购进两艘前所未有的战舰。现在有一艘已经在英国开工建设好几个月了,估计其排水量将会超过一万两千吨…嗯。这相当于一艘定远加上两艘致远地个头,不过上面的火炮相当于两艘定远,甚至会更加强大…”谭延闿努力用老头子能够听得懂的话来描述日本正在建造中的超级巨舰。
谭延闿对海军并不是很熟悉,但是战列舰的名词在今后数十年间所代表的含义他还是非常清楚的,而在这个时代仅他所见到的济远舰而言,包括各种有关日本海军的书面情况介绍,这些资料都让他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有着超越同时代人的优势…现在中日两国所使用的战舰,包括北洋新购进的这四艘新舰,这些都已经过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