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为人所熟知的北洋集团军的战斗力确实要远超清廷的旧式军队,李鸿章看来也是被逼急了才想
种方式来增强军队战斗力,但是在谭延闿眼中这种亡法已经太晚了。
在谭延闿回到军机处后不一会,翁同龢便也到了军机处,福没有跟过来可能是因为内务府的人不方便进入军机处这样戒备森严的地方。孙汶因为翁同龢主导军机褫去了李鸿章的黄马褂,眼见“帝师”乃军机之主,与其在老对手面前吃瘪。不如装病在家不问世事。礼亲王世铎上的军机领班辞职地奏折上也是有他地签名的。翁同龢看到谭延闿后,也是目无表情的走过,全无当初相见地时候。翁同龢拍着谭延闿的脑袋说“奇才”的时候了。
现在军机处里面礼亲王世铎、徐用仪、李鸿藻、翁同龢,还有十几个在班的军机章京一起议事,关于停庆典工程,移祝费用为军费…翁同龢希望能够借助整个军机处所形成的决议来胁慈禧太后彻底放弃庆典。
“翁师傅,吁停庆典工程,移祝费用为军费持论甚正。不过…”徐用仪见领班军机大臣世铎不说话,也明白这个太平亲王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没有主张的,可是要真地让翁同龢把他们绑在一起去触慈禧太后的霉头,他死也不干。
徐用仪的话刚说了一半,翁同龢就已经知道他下半句要说什么了,这个刚刚被提拔为军机行走的徐用仪和老对头孙毓汶一样,都是主和派,翁同龢干脆打断他的话高声说道:“前方将士正在浴血而战。如果知道宫中大开庆典,靡费千万,他们会有什么想法?还有人肯卖命吗?!天下百姓若是知道这些,岂不是都寒了心?!”
“翁师傅!当初你不是主张皇太后六旬万寿应该大开庆典的吗?圣母皇太后平大乱。扶社稷于即倒,过一个整生日就能算铺张?翁师傅。千万莫要陷皇上于不孝啊!”徐用仪淡淡的说道。
翁同龢听后突然站起身来,双肩微微抖动却没有说出话来…内阁学士文徒和于是安维峻还有新科状元张等人连命上章“请停太后万寿庆典,一力备战”这本折子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是翁同龢来在背后做后盾的,这些人身上都打着鲜明地“帝党”烙印,帝党老大毫无疑问就是他这个帝师了。
大清以孝治国,到了乾隆时期这种思想几乎达到了最巅峰,慈禧太后最大的心愿便是希望能够像乾隆皇帝母亲那样过一个像模像样的大寿。可惜同治皇帝死得早,慈禧太后无奈之下选择了醇王的儿子入宫抚养做了皇帝,不过这种心思一直就没有死过,光绪虽非她亲生,但也是倾注了她极大地心血,平心而论除去权力的争夺,光绪年幼地时候她是尽到了一个做母亲的责任,为此她就更加期待这六十寿辰了,规模档次的高低也就代表了光绪对她的孝敬有多深。
随着光绪皇帝成亲亲政以来,母子两人之间因为权力问题已经有了裂痕,而翁同龢身为帝师,是除了慈禧太后最为亲近光绪皇帝的人,翁同龢没有子嗣,从某种角度而言他对待光绪皇帝已经超越了师生之间的界限,可以说是形同父子…光绪皇帝小的时候听见打雷声便钻到翁同龢的怀中,这件事几乎都成了慈禧太后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