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立刻感到一股暖流…还是谭文卿最知他心!
这几样
产是谭钟麟特意让谭延闿在途径上海的时候采购的,门极高的学问,尤其是送礼的对象是翁同龢这样的清流首领,那些黄白之物就算再多在翁同龢的眼中也是落了下成,熟悉翁同龢性格的谭钟麟可不会干这样的傻事,图遭翁同龢的鄙视之外不会有任何结果。谭延闿对这几样礼物也是非常满意…翁同龢做为帝师常驻京师,据说光绪皇帝对他非常依赖,简直是把翁同龢当成爸爸一样来看待。这样一来除了让翁同龢的政治地位更加稳固之外。还使得他很少能够回到家乡,就是自家的祖坟破败地不成样子,才好不容易从皇帝那里讨来两个月地假期。得以回到家乡常熟重修祖坟。
想这样一个自学成进入仕途之后就没有回过家乡的人,最能够打动他的东西莫过于几样非常简单地家乡特产,从“家乡”亲情出发来送礼,对付这样的人可以毫不费力的攻破对手的心理防线。谭延闿对老头子这一手佩服的了不得,现在看到翁同龢从包裹中拿出一瓶绍兴黄酒,虽然还没有开泥封。但是老头子那份陶醉的感觉已经让谭延闿知道他这份礼送地非常贴心、非常成功!
“家父说世叔少小离家甚少回乡,少不得不堪思乡情重,所以特命侄儿在路上买了些江南特产,这腊鸡京师也有,不过父亲特意嘱咐一律从江浙采购,京师所产味道不正,恐不合世叔胃口…”谭延闿在一边恭敬的说道。
“好!好!好!知我者谭文卿也!世侄站着干什么?快坐下,你父亲还好吧?”翁同龢拉着谭延闿一同坐下笑着问道。
“家父身体健朗。每日依旧是练字打拳,闲时有空便到厂肆走走看看有什么新奇玩意,可惜广东、福建不比京师,世面上的东西不精。这么长时间也没有收到什么好东西…”谭延闿笑着说道。
“呵呵,那是自然。世侄来京师一次不容易,有空去琉璃厂的德宝斋,他们的掌柜的刘振卿是老夫的至交好友,店中收集的玩意也不错,世侄到他那里去一趟必然不会空手而归!”翁同龢笑着说道。
清季大臣们都有收藏古玩地兴趣,就如盛的院子“意园”以富收藏而知名京师,意园中有三件珍藏…宋版《礼记》,苏黄合璧的《寒食帖》和刁作胤的《牡丹图》,合称“意园三友”学生都是如此,更何况老师?翁同龢地收藏更是丰富,加上身为帝师之尊,年俸和手下的“冰献”都不是小数目,购买起自己喜欢地东西也大方,而且光绪皇帝也知道自己的老师好收藏,宫里面的东西也没有少赏赐,那可是件件珍品。几十年累积下来,虽然很少有人看过翁同龢的珍藏,但是就是用脚丫子也可以想到那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