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四章解元(2/3)

有个考官顺手便将卷上的弥封给拆开,大家好奇的挤上去一看,这本卷的秀才是谭延闿,众人心中都倒凉气…谭延闿的名字他们是不会陌生的,鼎鼎大名的“湖湘三公”在两湖又有哪个读书人不知呢?其实这些考官心中很清楚,因为《劝学篇》的缘故,谭延闿肯定会在这次乡试中有位置,就为这个他们还算计着如果这个谭公时运不济的话该怎么联手把这件事漂亮了,但没有想到这本被所有考官都一致认为是全场最佳的卷的作者,居然就是谭延闿本人,这实在是意料之外又是在情理之中。

主考官员不愿意因为得罪江标而得张之不快,更何况当他们看过这份卷之后确实是少有的佳作,不像一些“狂生”那样大言不惭,漫无边际。江标的提议得到了其他官员的附和,但是他却没有当场拆卷来看看这封卷的作者是谁,其他官员有这个心思也不愿意多这个事,而且对江标的觉又多了几分好…这个学政虽然订下了解元,但是却还是依照科场的规矩,不到最后完卷不揭名。

直接送到考官手中的,都是经过专门的人誊抄后送给考官评卷,这也是为了以防从考生笔迹中考生的份,考卷誊抄好后,要分成若份,考官也是分成若房,一房考官判一分试卷,最后各房考官将手中的试卷集中后,推荐各房的优秀考卷给总考官来评最为优秀的考生…解元。

“这本卷的书法工整,通场无其右者,难得行文书法两相得,改卷应为名!”考官们纷纷围着考卷评价到。这是他们真心的给这份卷的评价,经过这两天阅卷,考生们的文章他们都已经读了个遍,与江标挑来的卷相比,其他考生的卷或许在五言八韵这个项目上平不会差多少,但是论起这策论,实在是味同嚼蜡看不过去,也许是因为这份卷实在是太优秀了。

谭延闿不知,他那份试卷在收上去誊抄之后,直接被江标给来,江标对他的文章印象非常刻,加上谭延闿答题速度非常快,卷的时间也是比较早,是属于第一批被誊抄来的试卷,想要找他的试卷对于江标来说没有任何难度。这次又是江标有意为之…张之曾经嘱咐过他要对谭延闿有一定的倾斜,《劝学篇》是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戒毒上要送来的军火生产设备也是张之这样选择的一个重要砝码。

两天后,也就是考试揭晓的那一天,考官们齐集公堂,升座、拆卷、填榜,大家自然没有忘记被江标提名的那份卷,拆开封对照考生亲笔写的试卷搜来后,所有的考官都非常惊讶。

江标是主持这次湖南乡试的主官,他有这个权力来确定乡试解元的资格,当然其他考官也是可以提反驳意见的,不过除非江标选定的卷实在是不堪目,否则这反驳意见只有和江标势不两立的官员才会这么。显然在这次主考乡试的考官中,江标的人缘还不错,加上和张之的亲密关系,这里面的官员哪里敢说个“不”字…张之对待下属可是有名的傲,不像谭钟麟只要你不惹他他也会睁一只闭一只,待人也是非常平和,张之官年长了,官级也是越来越大,多少有些倨傲无礼,多少台镇协文武官员递上名刺三五日不被召见都是正常事;几句话不投合便是厉声训斥一番,将名刺掷下地来,得求见者下不来台抱鼠窜。

当然有的考官心底对江标这么早就下结论有些不太满意,这两天来也玩命的翻阅卷,可惜就是找不到一本与之相提并论的卷来。他们心想这卷上还有书法一关,若是卷面上犯了什么忌讳,就算有江标保举也是白搭,结果当他们看到原卷的时候,这才是真的无话可说、心服服…就冲着这书法,就算是放到京城中的会试场上也难得找得几个能够相提并论的人来,毕竟包括他们自己,虽然不是名士,还是要装一份名士的派,这字多是行草之类,可科场上看得可是楷书,这中间又以颜为尊…当今帝师翁同龢考状元的时候就是一手无敌颜,翰林中人无不甘拜下风。

当然,有幸运的肯定就有倒霉的,在科举考试中幸运的只有那么聊聊数人而已,但是还有数不清的人当了陪练毫无所得。谭延闿是幸运的,但是他的远房表兄,那个将会在几年后震惊中国的谭嗣同却是倒霉透…他的第四次乡试又失败了。考官们对于谭嗣同也不陌生,毕竟他老就是湖北的巡抚谭继询,现在“

“这本卷写作俱佳,确实能够称得上是解元之选!”江标手中拿着一份卷对其他考官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