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48章与狼共舞(3/3)

力的不足?是否有决心有勇气敢于打破延续至今的传统与狼共舞?

大单于头曼曾犹豫,担心反受其辱,但中土的流亡贵族们给他分析目前中土的困难形势,认为此次大秦人出塞反击是色厉荏苒之举,否则大秦的武烈王绝不会破天荒地三番两次邀约匈奴人阵前相谈。决战就决战,还用得着谈吗?此举分明就是大秦人出的议和信号,现在就看匈奴人是否也有这个意思了。

头曼在这些人的极力说服下派出了使者。这位使者是为单于庭服务的胡商,过去曾往返于长城南北,会说一口中土话,作为试探,这个身份比较合适。胡商带着十匹俊马,一些上等皮毛,直接赶赴秦军大营,自称三里海,是代北巨贾卓氏的朋友,有关于匈奴人的消息报于武烈王。

宝鼎接到消息,马上派人将其送到中军大帐。三里海见到宝鼎后,直接说明来意,大单于有议和结盟的意向。

派个胡商来试探秦人的反应,很显然有两重意思,即便结盟不成,还可以保持互不攻击的默契,在边境长期稳定的情况下,双方是否可以在边境重开市榷以互通有无?

宝鼎当即作出回应,匈奴人先撤军,秦军返回长城,先结束战事以表诚意,然后双方继续接触。宝鼎明确告诉三里海,欢迎其本人在合适时间到代北拜访老朋友卓氏。

三里海非常高兴,即刻回转大黑河报讯。

宝鼎下令,大军撤回长城,各军急返回原驻地。

司马尚等人大为惊讶,匈奴人再次杀来怎么办?

“再杀来我也是无计可施,只能死守。”宝鼎叹道“匈奴人不会和我们决战,而我们也没有足够粮草长途跋涉追杀匈奴人。”

众将无语,虽恨不得生吞活剥了匈奴人,但面对窘迫的军资用度,他们也是一筹莫展。这次武烈王吓退了匈奴人,但下次怎么办?

“不过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匈奴人不会再攻,北疆的紧张局势就此缓解。”宝鼎非常自信地说道。

没有人相信,但事已至此,只能指望生奇迹了。

=

宝鼎率军返回苍头河一线,然后拟写奏章详细阐述与匈奴人议和结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唐仰草拟完奏章,实在忍不住心中的愤懑,对宝鼎说道“武烈王,此议送到咸阳,必会引来一片指责。我甚至可以断言,朝堂上肯定有大臣诬陷你暗中勾结外寇,图谋自立。另外,代北人也会怒不可遏,尤其那些楼烦、林胡等北虏诸族,因为家园被匈奴侵占,他们对匈奴人恨之入骨。你曾誓帮助他们击杀匈奴,夺回云中,可如今你竟然背信弃义与匈奴人议和结盟,这会引起多么可怕的后果,你考虑过吗?”

宝鼎看了他一眼,想了片刻,说道“我当然考虑过。以目前中央财政的状况和北疆的困窘,如果匈奴人年年入侵,必将给镇戍带来难以想像的困难,必将给中土的休养生息蒙上一层阴影,所以从大局考虑,议和匈奴是必要的。”

“北疆稳定几年不但可以推进中土的稳定和中央财政的好转,也可以让北疆赢得恢复和展的时间,而这个时间对我们未来的北伐至关重要。我相信皇帝和中枢能理解我的意图,代北人也能接受这一迂回策略。再说是议和结盟还是停战开市,我们说了不算,还要看匈奴人能否接受我们的条件。”

“在我看来,匈奴人内部意见也是不统一,单于庭的争论肯定很jī烈,这从头曼小心翼翼地派一个胡商来试探我们的意思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唐仰看到宝鼎一意孤行,而且还不以为然,不由地痛心疾“武烈王,咸阳绝不会与匈奴人议和,即便是互市也不可能,这是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是不容侵犯的底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