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16章公孙老矣(2/3)

“老王的决断没有错误。”

宝鼎把公孙豹的酒杯斟满,然后轻轻地说“母亲说,我是老嬴家的孙,我的淌着老嬴家的血。”

,毕竟现在咸财力都要用在统一战场上,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肯定要停修直。我们个假设,假设直五年内完工,统一战争五年后结束,那时中土百废待兴,大秦亟待恢复国力,咸是否还会行北伐?显然不会,所以我的估计是,北伐开始的时间应该在十年之后。”

公孙豹和白公差还沉浸在远征西南的震惊之中,现在又听到宝鼎意气风发地说了北疆的十年规划,两人心里上萌发了一个念,此次宝鼎回京,肯定与秦王政达成了某妥协,宝鼎的十年规划是个骗局,隐藏在十年规划后面的只有两意图,一个是秦王政借助北疆武力镇慑功臣和地方势力,确保国内局势在统一前后的稳定,还有一个就是宝鼎借机壮大自,图谋自立,而后者的可能xing远远大于前者。

宝鼎用力挥了一下手臂“十年时间,北疆应该什么?北疆应该发展到何地步?北疆武力应该建设到何程度?未来十年内,建设北疆,就是我们的全任务。”

“历史会给武安君平反昭雪。”宝鼎语气定地说“大秦人不会忘记武安君,老嬴家更会牢记武安君的功绩,大秦如果没有昨日武安君的累累战绩也就没有今日的统一大业,所以,历史会给武安君一个公正的评价,但前提是,国祚要延续,未来的帝国要发展大,大秦的江山要世代相传,唯有如此,武安君和你们这一代人的功绩才会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

宝鼎叹了气“老爹,历史正在重演,你知吗?”

“如果你能维持与老秦人的密切关系,那么统一后,我认为你有机会给武安君平反昭雪。”

公孙豹沉浸在回忆中,神思恍惚,久久不语。

“历史总是在前。”

宝鼎无奈摇“因为功臣要分封。”

公孙豹把酒杯放到了案几上,黯然叹“为什么会这样?小王也要像当年的老王一样,屠戮功臣吗?”

“你和你父亲终究还是不一样。”公孙豹忽然说“你像你母亲,很多地方都像。”

公孙豹听宝鼎话里的悲伤,心中蓦然一痛,一烈的失望情绪弥漫了他的心,让他非常愤懑“为什么?”

公孙豹望着宝鼎,思绪慢慢回到过去,很多已经模糊的记忆竟然在这一刻神奇般地清晰起来。

接着公孙豹主动谈到了武安君白起。公孙豹老了,在这个世上的时间不多了,但他最大的心愿至今还没有达成,那就是没有让武安君平反昭雪。

公孙豹希望听到宝鼎的承诺,这样他即便死了,也能抱着一丝希望离去。

公孙豹听懂了宝鼎这句话里的意思。宝鼎不会重蹈他父亲的覆辙,更不会束手就缚第二个成蛟,他要守护大秦,忠贞不二,所以,他不会再给武烈侯平反昭雪,他要辅佐秦王政统治这个崭新的帝国。

公孙豹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历史?历史会记得我们?”

公孙豹的手颤抖起来,他忍着怒气,不敢相信地望着宝鼎“他是你的外祖父。”

宝鼎苦笑,他握着酒杯沉良久,猛地一饮下,坦诚说“老爹,我让你失望了。”

公孙豹暗自心惊“什么意思?是武安君的历史正在重演,还是成蛟的历史正在重演?”

两人的话题是从是否支援大月氏开始的。宝鼎承诺,肯定会支援大月氏,只不过要用其他办法而已。

宝鼎以一冠冕堂皇的方式委婉地拒绝了公孙豹的建议,但他对公孙豹毕竟有特殊的情,而公孙豹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候曾受惠于大月氏,对大月氏总是抱着一份报恩之心,所以宝鼎当天晚上一边与公孙豹对饮,一边与其了一番更谈。

“老爹还记得当年的事吗?”

“历史当然会记得你们,但如果大秦灭亡了,帝国崩溃了,由胜利者来书写大秦的历史,那么大秦就是暴秦,秦王

“武安君冤而死,老王当年的决策完全错误,小王应该给武安君平反昭雪。”



公孙豹知当前的咸政局并不利于宝鼎,虽然现在宝鼎的实力很大了,宝鼎在过去的七八年中创造了崛起的奇迹,但中土形势变化太快,宝鼎至今也没有找到为外祖父武安君平反昭雪的机会。

“你曾在武安君的墓前发过誓。”公孙豹心犹不甘。

宝鼎已非当年走北疆的痴儿少年,他如今是大秦第一权贵,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无数人的之下,所以他即便图谋自立,也会在yin谋之上涂抹一层华丽的装饰,他不会说来,只有到谋划成功的那一天,真相才会大白于天下。

“两者兼而有之。”宝鼎说“西南远征结束后,形势便会渐渐明朗,很多事情不可避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