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346章 青陂
宝鼎接到邯郸消息,齐国向中原发动了攻击,蒙武率军阻击,秦军就此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王翦在信中告诉宝鼎,虽然中原局势日趋恶劣,但对河北暗中推进土地私有化有利。咸yang目前的注意力都在代北和中原,无暇顾及河北在稳定和恢复过程中所zuo的“手脚”不过河北现在是满目疮痍,步履维艰,既帮不上代北,更无力支援中原。王翦为此哀叹,如果各地战事平息,给大秦两到三年休整恢复的时间,那局面将完全不一样,最起码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被动。
咸yang对此也是一筹莫展。
中山大战的胜利,赵国的灭亡,并不能实际缓解大秦在统一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统一战场上的胜利带来的是大片的疆土和人口,而新疆土需要武力镇戍,新人口需要安抚。武力镇戍需要军队,安抚人口则需要钱粮。
大秦本是一个诸侯国,地chu1西陲,国力有限,军队和钱粮也有限,而河北、中原、代北、江南这四chu1新占据的疆土因为天灾**和战争,短期内不但未能增加大秦的国力,反而要大量消耗大秦的国力,尤其代北因为匈nu人的入侵,更成了一个吞噬咸yang财赋的无底dong。这就是统一进程飞速前进的弊端。秦国不过是一tou老虎,却饕餮e)大餐,刚吃下一tou狼,还没等消化,便又急不可待的吞下另一tou狼,其结果可想而知。
代北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但大秦以重兵征战于代北,必定重蹈赵国覆辙,国力被代北所拖累,统一大业可能就此停滞。中原重要不重要?当然也重要,统一中土的首先条件就是占据中原,中原若失,则统一无期。两害相权取其轻,咸yang由此传chu弃代北而守中原的呼声。
咸yang人对遥远的代北和远在大漠的匈nu人没有直观印象。蛮荒之代北和富裕之中原不可比,茹mao饮血的野蛮人和兵qiangma壮的齐楚两国更没有可比xing。这世上shen谋远虑者少,高瞻远瞩者更少,而以中土安危为己任者更是凤mao鳞角,唯独不缺的就是自私自利、目光短浅、心xiong狭隘而偏偏又自以为是、骄恣狂妄者。这zhong呼声chu现之后渐成气候,尤其秦军在中原受挫,丢掉昌邑一线不得不死守定陶,中原形势迅速恶化之后,这zhong呼声终于正式亮相于朝堂。
秦王政对此不屑一顾。他要中原,也要代北,鱼与熊掌他都要,要兼而得之,放弃代北对他而言gen本就是绝无可能之事。他急书公子宝鼎,征询他对整个局势的看法。秦王政的目标要在两个战场同时取得胜利,以大秦之力何惧两线作战?
这封信经邯郸转至代北。宝鼎看完之后,对秦王政大为敬佩,不愧为一代雄主,视中土诸侯和大漠匈nu为魑魍魅魉ngmeigen本没把这些宵小放在yan里。但这只是秦王政透chu书信传递给宝鼎的表象,实际上秦王政已经意识到,宝鼎把代北的战略地位提高到事关中土安危、大秦一统的高度,把秦军主力拉到代北战场,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政治上的意图。
迫于形势,秦王政不得不警告宝鼎,不要舀中土安危和统一大业来威胁寡人,寡人绝不会屈服,所有敌人皆为魑魍魅魉,你也是一样,若不想兄弟相残,那就不要行胁迫之事,而是齐心协力共度yan前的难关。
宝鼎把这封信递给了赵高和朱英。两人读后神情都很凝重。
“大王已经看到了危机。”赵高叹dao“代北战局若想彻底扭转,必须得到咸yang在财赋上的大力支持。假如我们和咸yang形成对抗,咸yang还会在财赋上予以支持吗?没有充足的财赋,代北难以为继。”
“代北的情况太过恶劣。”朱英接着赵高的话说dao“若要恢复代北的元气,其中起决定xing作用的不是击败匈nu人把他们赶chu长城,而是咸yang的财赋支持。如今大王已经估猜到武烈侯以重兵镇戍代北的意图,接下来的事情恐怕非常难了。”
宝鼎冷笑。他还有退路吗?他没有退路,这是他扭转乾坤的最好机会,失去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可能就此失去拯救帝国的可能。
“中原局势还不够jin张。”宝鼎说dao“我对楚国的局势很期待。现今齐国果断chu手攻击中原,景缨和项燕也应该动手了,难dao他们还要等到我在代北击败了匈nu人,等到蒙武击败了齐军之后才动手吗?”
如果齐楚合纵,两路夹击中原,以中原现有的兵力,肯定是兵败如山倒。
“武烈侯,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原可能会chu现的最坏局面。”朱英微微皱眉,小声提醒dao。他自从追随宝鼎后,发现宝鼎和chun申君有个非常相似的地方,两人对局势的把握都有惊人的天赋,在审时度势上屡屡有惊艳之举,但两人都过于自信。当年chun申君如果不是因为过度自信,对楚国那帮贵族过于轻视,也不至于落到shen死族灭的悲惨境地。
“最坏的结局?”宝鼎笑笑,不以为然的说dao“秦军丢掉中原,合纵军兵bi1函谷关,这就是最坏的结局。”他看看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