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24章斡旋(1/3)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324章 斡旋

第4章斡旋

宝鼎知dao大家都在想什么,但这一次他不能主动陷入咸yang的风暴,他只能耐心地等待时机。

现在秦王政两次来书督促他返回咸yang,gen本无视两人之间的十年之约,可见秦王政已经打算寻求妥协之策了,这位君王并不想像当年的昭襄王一样亲手葬送统一土的大好时机,但老秦人和楚系却难得抓到一次机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当年武安君也是如此,可惜昭襄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最终两败俱伤,祸及王国。

然而今日的秦王政和昭襄王无法相提并论。当年的昭襄王之所以有非凡的勇气和胆略,是因为他的威望和功勋,但今日的秦王政无论在威望上还是在功勋上,都不能与昭襄王相比肩,所以在老秦人和熊氏外戚看来,只要持续施压,秦王政必定屈服。

宝鼎已经等到了秦王政的妥协暗示,但老秦人和楚系却至今没有妥协的意思,虽然王贲和熊炽都写来了书信,不过那主要是试探宝鼎的态度,如果老秦人和楚系要妥协,chu面的应该是王翦和昌平君熊启。

“咸yang的事由咸yang人解决。”宝鼎沉默良久,终于第一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对于我们这些地方官员来说,我们的职责是保一方平安,是攻城略地,是把统一大业继续下去,其他的事,我们不要guan,也没有资格参与。”

帐内的气氛骤然jin张。

宝鼎这句话的态度看上去不偏不倚,但仔细琢磨,不难品味chu宝鼎在这个关键时刻还是选择了支持咸yanggong,支持秦王政。

咸yang危机发展到今天,风暴肆nue的方向始终是咸yanggong,是秦王政,是老嬴家。打击关东系也罢,逐客也罢,实际上都是老秦人和楚系用来胁迫咸yanggong的工ju。此事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咸yanggong、秦王政和嬴姓王族,甚至连枢的威信都将受到致命打击。

宝鼎是老嬴家的子孙,是宗室重臣,此时此刻,他理所当然要维护王室的利益。

宝鼎是这场风暴的关键所在,老秦人和楚系之所以敢不计代价地狂攻“咸yanggong”就是因为宝鼎持续沉默。这zhong沉默可以理解为支持。从本利益集团的利益chu发,从宝鼎一贯jian持的原则chu发,都可以佐证他的沉默就是支持。

宝鼎的个人实力至今已经足够qiang大,而且他坐镇原,又有东南熊氏这个盟友,再加上河北的公子扶苏和王翦,江南的公子高和公子腾都与他利益一致,如果再加上隗氏和琴氏所控制的ba蜀的帮助,宝鼎一旦爆发,足以给咸yanggong以沉重打击,就算秦王政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宝鼎也可以以放弃原和河北为代价,把秦王政的个人威信彻底摧毁,最终迫使秦王政不得不低下高贵的tou颅。

老秦人和楚系就等着宝鼎的爆发了,但他们心里非常忐忑,倒不是因为前车之鉴,而是因为宝鼎一旦爆发,损失最大的不仅仅是咸yanggong和秦王政,嬴姓宗室和大秦王国都将因此受到重创,而宝鼎所jian持的统一土的理想会因此停滞甚至耽搁,这是宝鼎绝不能接受和容忍的事。所以老秦人和楚系在咸yang争斗陷入僵持之后,王贲和熊炽以书信试探,但宝鼎一直沉默,这让他们陷入了两难chu1境。

秦王政不想斗得两败俱伤,老秦人和楚系又何尝想斗得两败俱伤?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双方都没有了退却的余地,谁退却,谁就要惨遭另外一方的疯狂打击。

这时候,就需要宝鼎chu面斡旋了。

斡旋,说起来简单,zuo起来太难。斡旋成功的基础是必须让斗争双方都能获得各自满意的结果,但就目前咸yang政局来说,gen本找不到一个让双方都能满意的妥协方案,这就是宝鼎迟迟不愿chu面的重要原因。

现在,宝鼎终于开口说话了,而之所以说话,是因为楚国政局即将发生第二次ju变,一旦yang君及其势力遭到血洗,楚系熊氏失去外援,对咸yanggong的重要xing大大降低,那么咸yang风暴僵持双方的心理都将产生重大变化,此消彼长之下,秦王政的态度会由妥协转向qiangying,最终就算宝鼎chu面支持老秦人和楚系,秦王政的屈服也是极其有限,宝鼎及其利益集团从这场风暴所获得的利益也是微乎其微。

宝鼎不能保持沉默,必须开口说话了。

秦王政已经表达了妥协的意思,那么宝鼎一旦开口,他就要给老秦人和楚系施压,迫使他们也主动寻求妥协,从而让宝鼎能够尽快争取时间化解这场风暴,以期从获得最大利益。

宝鼎等到帐内众人把自己这句话“消化”之后,这才冷冷地扫视了众人一yan“原虽然摆脱了大饥荒的屠杀,但若想让原人彻底解决饥饿问题,还要等到秋收之后,所以原当前的重任就是确保秋收,为此,原各军要尽快把主力集结于陶城和昌邑一线,全力防御齐国的攻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