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21章风暴之威(3/3)

,脸上慢慢露出一层浓浓的苦涩。

“天之骄子,天运眷顾,寡人奈何?”

李斯想到武烈侯这几年所创造的一系列奇迹,也是暗自叹息。本来这一次秦王政是稳操胜券,谁知晴天霹雳,一道天雷击中了秦王政,把他彻底打倒。自此以后,秦王政若想重建无上威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李斯不禁想到了昭襄王。昭襄王时代,内有穰侯魏冉和华阳君熊戎,外有上将军司马错和武安君白起,这都是一代人杰。相比起来,范睢的功绩却乏善可陈,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但昭襄王要集权,听信了范睢的建议,固干削枝,把这一帮功臣连杀带赶,结果昭襄王的威信轰然倒塌,给大秦带来了一场深重灾难。

大王的威信一旦倒塌,绝无再建的可能,尤其秦王政是在人伦的“孝”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其严重性可想而知。



秦王政下令,罢黜太尉尉僚,责令就国。

尉僚因功封侯,食邑蓝田,此次举察不力,理所当然要离开京城。

秦王政试图保住尉僚,保住关东势力,但事态的展已经失控,秦王政低估了朝堂各方势力要乘着这个难得机会打倒关东系的决心。

武烈侯保持沉默,武烈侯长时间的沉默对咸阳造出了极大的压力。

武烈侯背后的势力过于庞大,他所在的利益集团展到今天,即便是武烈侯本人也难以控制。这一次,当他长时间的沉默之后,他背后的利益集团终于领悟到了武烈侯的意图,这个庞大的势力终于爆了。

对于敌人,就要杀伐果断,就要彻底击杀,绝不给他们任何反扑的机会。

留在朝堂上的熊氏外戚力量跳了出来,他们怀疑尉僚是诸侯国的“奸细”前有范睢以“固干削枝”之策诱惑昭襄王诛杀功臣,导致大秦遭受空前重创。其后有吕不韦以修建洛泾大渠为名,消耗秦国国力,更用嫪毐i)yin乱后宫,引宫廷政变,导致秦王和秦国王室成为天下笑柄。如今尉僚举荐徐福,而徐福刺秦,导致赵太后身亡,秦王政更是因此威信扫地,声誉不再。种种事例,足以证明关东人切齿仇恨大秦,试图用尽一切办法击败大秦。尉僚罪不可赦,不杀不足以平秦人之愤。

此奏一经公开,隗状联合楚系力量立即推波助澜,王绾和老秦人更是不遗余力,直接奏请秦王政,恳请下令“逐客”凡关东士人,一律赶出大秦。

老秦人甚至喊出了一个让咸阳为之颤栗的口号“非我秦人,其心必异。”

秦王政的压力太大了。事态失控,风暴越来越大,这样下去,赵太后进陵的时间恐怕都要延迟了。



蒙氏和冯氏担心受到波及,在中枢议事上对老秦人的奏议投了“赞成票”

秦王政感觉自己回到了从前,回到了被熊氏外戚把持朝政的时代,他再一次失去了对中枢的控制。

秦王政只有低头,他不是没有想过与中枢对抗,但他必须防备武烈侯的“攻击”假如武烈侯这时候跳出来与他公开“叫板”他就更加被动了。

秦王政下令赐死尉僚,尉僚自杀。

这些年来尉僚苦心经营的势力瞬间崩溃,追随他的官僚们一夜之间遭到清洗,但秦王政没有再杀了,而是下令禁锢。

风暴是不是就此停止?

当然不会,风暴愈演愈烈,宗室、老秦人和楚系联手逼迫咸阳宫下令“逐客”

当年吕不韦倒台,咸阳就下令“逐客”其幕后的策划者就是熊氏外戚,但被秦王政和尉僚阻止了,李斯的《谏逐客书》巧妙化解了那场风暴,但今天谁来阻止“逐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