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10章不打了(2/3)

兵败如山倒的后果是什么,可想而知了。

宝鼎说到这里,目光转向了坐在边的公扶苏“未来两年,我们必须让大王立储,这关系到大秦的未来,中土的未来。”

很简单,秦军得狠,打得猛,赵王迁就需要李牧,两者的矛盾就会受到压制,赵国上下为了生存会齐心协力,再不齐心协力他们就完了,而燕国也会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秦军主力被拖在中山,几十万大军需要消耗大量的粮草,再加上河北灾民的赈济,秦国将被拖一个无底

宝鼎手指铺在案几上的地图“我们来个假设,假设我们休息一段时间后,继续攻打中山,中土局势将如何变化。”

“我听叔父的。”公扶苏迟疑了一下,问“叔父,你是留在邯郸,还是上回中原?”

“大饥荒结束,河北和中原只要有个一两年的风调雨顺,咸再给一些减免赋税的优惠政策,那么一两年后我们就可以牢牢控制河北和中原,就此奠定大一统的基业。”

“我即刻回中原。”宝鼎

“对此你可有不同看法?”宝鼎主动询问公扶苏。

宝鼎这番话一说,众人再无反对之意,即便有不同意见也只能放在心里了。未来储君就坐在这里,这时候反对武烈君的策略就等于阻碍公扶苏问鼎储君,这不是自找麻烦嘛。

“与此同时,这对齐楚两国是个重压。我们拿到河北,接下来必然要攻打齐楚两国。齐国有大饥荒,楚国有王统之争,极度重压下,齐楚两国内的矛盾会激化,一旦机会合适,中原大军即可果断展开攻击。”

“武烈侯,邯郸是拿下来了,但赵国并没有灭亡,赵王迁和李牧的代北军都还在,赵国最后的力量还在守中山。”王贲锁眉“我们并没有实现河北大战的最终目标,灭赵的功绩我们还没有拿到。”

“我们拿功绩的目的是什么?”宝鼎笑“你们不会以为我们拿到了灭赵的功勋,咸就对我们束手无策吧?”

“其三,河北大战现在结束可以让我们摆脱不利局面,掌控咸政局的主动权。如今咸比较被动,暂时还拿不打击我们的对策,我们可以乘机在河北和中原两地行布局。东南和江南两地的布局基本完成,如果我们再牢牢控制了河北和中原,那么在与咸的抗衡中,我们稳居上风。”

烈侯和公扶苏,这样武烈侯就倒了,他背后的势力遭遇重创,公扶苏也失去了问鼎储君的可能,至于熊氏外戚,更是难觅翻之日,而咸虽然在战场上再度失利,但在政治上却大获全胜。秦王政不但由此控制了朝政,也借机掌控了军队。

这个“无底”首先影响到中原救灾。中原大饥荒如果不能及时缓解,中原局势将在耕前后一个极度混的状态。这状态对齐楚两国有利。在秦军中原主力鏖战中山之际,齐楚两国一旦兵中原,反过来就影响到河北战场,河北局势将发生逆转,秦军将因为粮短缺,河北和中原大饥荒的持续等一系列危机而兵败如山倒。

在这之前,因为大饥荒愈演愈烈,不是咸还是前线大军统率,都已经对河北大战不抱信心了。如今武烈侯翻云覆雨,短短时间内逆转了局面,大分人上就好了伤疤忘了痛,里只看到灭赵的功绩,把大饥荒抛到脑后了。孰不知武烈侯这次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冒着丢失中原的代价行险一搏,说到底还是为了拯救中原,扼杀大饥荒。河北大战的胜利不过是拯救中原的手段而已,在大饥荒没有解决之前,武烈侯无论如何也不敢发动大规模的攻击了。

可惜咸失算了,武烈侯去年十一月重返中原,十二月河北战场,今年正月就拿下了邯郸,取得了河北大战的胜利。正如武烈侯当初的预言,只要持到隆冬,局势必然逆转,可惜这逆转的机会不是人人都能把握,除了武烈侯这在中原和军队里都有显赫声望的人,一般人也难以借助这个大势扭转整个战局。

“我们现在结束河北大战,首先可以缓解粮危机,可以全力救灾中原。中原耕有了保障,那么夏收的粮可以有助于缓解河北灾情。河北灾情得以缓解,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今年内基本扼杀大饥荒,并在一定程度上挽救因为大饥荒而导致的严重损失。”

众人当然不会这么天真,但假如摧毁了赵国国祚,功勋盖世,咸也不致于上翻脸,兔死狗烹吧?

扶苏本来是想乘胜攻击,一气拿下赵国,现在听到武烈侯一番分析,也不敢持了。

“其次,河北大战即刻结束给我们稳定邯郸和解决中原危机赢得了足够时间,同时也缓解了赵国亡国的危机,这会促使赵国内矛盾的迅速激化,赵王迁和李牧一旦自相残杀,那我们随即可以渔翁得利,非常轻松地拿到中山,灭了赵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