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06章中原变局(2/3)

“颍川目前有能力保证灾民的生存吗?”宝鼎问

“这很危险,很危险。”宝鼎上想到了历史上的新郑叛

历史上的新郑叛距离现在还有两年多的时间,与大饥荒之后的中原局势有直接关系。这场叛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其中就包括昌平君。昌平君是不是因为新郑叛而罢黜,历史没有记载,但那一年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新郑叛,二是昌平君贬谪,三是王翦被解除兵权。结合咸政局来分析,不难估猜到,新郑爆发叛肯定是秦王政打击熊氏的借之一。熊氏被赶,王翦被解除兵权,外戚和老秦人先后受到重创,秦王政完全可以集权于中央,独揽权柄。

“陶城叛是前车之鉴,我们不能不防。”宝鼎看看众人,叹“陶城叛导致昌平君丢掉了丞相一职,假如新郑也爆发叛,那估计我就要去西北牧羊了。”

这样的决策公扶苏不敢下,昌平君熊启更不敢下,至于中原的军政官长们,哪敢冒这样的风险?其实咸也是一样,咸在攻击之初首先想到的就是确保中原,结果导致秦军现在在河北战场上退两难,咸更是被严峻的局势搞得焦烂额,一筹莫展。说到底一句话,咸也罢,中原也罢,大家都不想丢掉中原,但中原灾情严重,大饥荒愈演愈烈,如果任由形势恶化下去,只有放弃攻打河北了。

武烈侯的“疯狂”在这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次攻打河北,咸的策略是南

“暂时还能维持。”隗藏苦笑“但河北大战如果继续下去,再加上隆冬的来临,我们肯定无能为力,所以…”他抬望着宝鼎,躬恳求“如果武烈侯能想办法从东南一些粮过来,或许可以帮助灾民熬过这个冬天。”

宝鼎摇摇手“你把事情想得简单了。大河一旦封冻,我们拿什么去封锁大河?那时河北灾民必定呼啸而下,中原受到严重冲击,旦夕不保。”

桓齮和司锌互相看看,两人均是皱,神异常冷峻。中原主力都在河北战场,仅靠十万地方军封锁大河一线,事实上绝无可能。

众人暗自惊骇,俱是沉默不语。这个理谁都懂,但这个决心太难下了。不中原存亡去打河北,一旦无功而返,同样是两者皆失。相反,把中原力量一分为二,一分打河北,一分守中原,这样即便在河北战场上一无所获,但最起码可以守住大半个中原,这等于保住了大家的既得利益。君要顾其本,守住了本钱才能生存,如果把本钱都赔去了,那岂不连命都保不住?

“武烈侯有何对策?”桓齮问

颍川基本上没有受灾,也没有遭受到战火的袭击,所以灾民纷纷逃亡到颍川一带,而新郑及其周边地区因此就成了灾民们的避难之地。”

不愿意承担战败河北的责任,于是就想把责任推给昌平君和武烈侯,乘机把这两个对倒。对咸来说,虽然没有拿到河北,但打倒了两个对手,控制了朝政,这也算是一个显赫战果。

宝鼎看到众人沉默不语,于是继续说“目前的局面是一个死局,我们只有抱着放弃中原的决心,才能迅速逆转局面。”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理,我不知你们为什么至今拿不决策,你们到底都在想什么?”宝鼎的目光从公扶苏的脸上转到一帮军政官长们的上,语气突然严厉“你们既想保住中原,又想拿下河北,患得患失,结果两者必定皆失。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哪来的河北大捷?”

上增兵河北战场,把中原所有军队全调到漳河一线,猛攻漳长城,以最快速度包围邯郸。”宝鼎用力一挥手,断然说“不要再想确保中原了,如果我们战败于河北,中原必定难存。在中原和河北之间,我们只能选择河北。拿下河北,则中原不失,反之,拿不下河北,则中原必失。”

秦王政现在要集权,他已经借助河北困局和中原危机打倒了昌平君,此刻他把武烈侯调到中原,摆明了就是要借此机会再把武烈侯打倒。秦王政先是打倒昌平君,再打倒武烈侯,连续击败两个大的对手,他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到了那时河北战败又如何?中原大又如何?对于秦王政来说,这挫折不算什么,相比大权独揽所获得的利益,这损失不值一提。

宝鼎心里没来由地涌一丝寒意。不是现在还是两年后,假如新郑还是爆发叛,那此事必定可以成为秦王政打击自己的借,所以,新郑这座中原重镇,无论如何不能事,否则后果严重。

众人脸微变,都没有说话。咸政局的变化让众人都意识到武烈侯境艰难,不是河北战败还是中原大,责任的最终承担者都是武烈侯。

武烈侯一路上苦思无策,直到到了新郑,看到漫山遍野的灾民,他才突然有了对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