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的事和盐池的事都可以搞大,越大越好,因为那是楚系干的坏事。大肆宣扬,既打击了楚系,又给大王增加了威信,大王何乐而不为?士伍庶民都喜欢才直不阿、不狗私情、坚决肃贪的大王,但绝对不喜欢一个连宗室王孙都管不好的大王,那说明大王无能啊,自家兄弟叔伯都在背后撬墙角,那还混过屁啊。
成蛟兵变和磐每“之乱都是王族内讧,最终大王损失最大。面子丢了,威信没了,成了天下人耻笑的对象,所以这次公子襄的事。那是毫无疑问,要坚决在王族内部处理,不能有丝毫的泄露。估计这也是秦王第一时间亲自赶到蔡园的原因。
在翘车内的咆哮。不禁暗自苦笑。这主儿演技一流。骂得自己火冒三丈,不顾一切就杀进了幕园,其实想想,如果不是被他臭骂了一顿,自己哪有胆子打复园?公子襄为什么措手不及,毫无招架之力?他哪里会想到住在王宫边上,竟然还有人敢半夜三更来偷袭?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是秦王逼来的啊,所以说公子襄冤啦,连死都不知道怎备死的。天亮了。秦王微服跑来了,把全部事情掩盖住,一切都在他算计之中,滴水不漏,玩死人了。
还有一个办法当然是反其道而行之了,大肆宣扬,大肆查案,把所有涉案官吏全部抓起来,不过这样一来,不要说咸阳了,估计整个地方郡县都要“地震”了。
看看秘库里十几万金钱珠宝,还有其它几个库房里堆得满满的布帛绢增,就知道大秦国有多少官吏涉案其中了。
秦王听完之后,一言不,负手想了半晌,再一次问道:“如何处置?”
宝鼎连哭的心思都有了。哥哥哎,你想逼死我啊?我把脑袋给你成不成?我自杀成不成?当然这牢骚话不能说。秦王步步进逼,一连三个。“如何处置”很明显宝鼎的答案不正确,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宝鼎暗自叹息。这次,自己这个黑锅算是背定了。秦王一逼再逼,目的无非一介”挑起楚系和老秦人的正面厮杀。宝鼎已经听老秦人说了,老太后请老将军王陵主审谋反大案,其意思很明显,就是要挑起老秦人和秦王之间的矛盾,逼迫老秦人让步,而老秦人也的确有了让步的意思,因为老秦人的策略是以退为进,老秦人要以退为条件,帮助白氏和司马氏解禁,并让宝鼎尽快上位。既然已经决定要退了,要以退来缓和与楚系的关系,从而赢得楚系的谅解,实现自己的日的,那老秦人主审谋反大案未尝不是一个好机会。
秦王一眼就看穿了老太后的心思,正好老秦人又要重新崛起,在利益攸关的时刻,楚系和老秦人有什么理由不能互相让一步?让一步,各自获利,但秦王的损失就大了,他绝不允许老秦人在这介,关键时剪与楚系达成任何谅解。
所以,秦王一定要杀了公子襄。而且还是要宝鼎杀了公子襄,让楚系和老秦人结下血海深仇,根本无法化解的仇恨,这才是他今夜逼迫宝鼎杀进蔡园的真正目的。
宝鼎醒悟迟了,直到他轻而易举的拿下了幕园,直到赢豹嚷嚷着要请秦王来的时候,他才一点点地醒悟过来。老子不但要做秦王的刀,要做秦王的诱饵,还要替秦王背黑锅,最后还要给秦王卸磨杀驴一剑砍了。我这都是什么命?都是什么狗屁穿越?穿过来找死啊。
宝鼎神情沮丧,秦王的脸却越来越冷,眼神越来越凛冽,冰冷刺骨。
宝鼎的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要顶住,顶到最后一刻。否则他这个黑锅就算白背了,一点好处都没捞到。
空气凝滞了。秘库一片死寂。只有宝鼎的呼吸声越来越粗重。渐渐的,宝鼎顶不住了,背心都给冷汗湿透了。他必须考虑到一个最坏的后果,秦王一怒之下,果断弃子。把自己和公子襄一起杀了,那黑锅自己照背,老秦人与楚系依旧结下死仇,自己却白死了。
就在宝鼎准备放弃的时候,秦王也忍不住了,他必须把宝鼎逼到绝路。否则这小子必然与楚系妥协。
“如何处置?”秦王厉声喝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