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卷权倾天xia第六百零九章摊派(2/2)

崔浩去过山,知那里虽不及江南,但地要津,南北辐辏,特别是有漕运和淮盐之利,是个很闹繁华的所在,但他不知王彬突然说这个是什么意思,所以只是沉着脸不语,本不接王彬的话。

“你的意思,”崔浩颇为心虚的:“就是吾等打秋风,滋扰驿站,使得民间负担,超过洪武年间百倍?”

洪武年间,驿站理甚严,侯爵陆享因为擅用驿站结果被太祖严罚,后来索参与到造反谋去,结果被抄家灭族,百战功勋,毁在擅用驿站上,这就可以知,当时的法度有多么森严。

听到这里,崔浩心隐隐觉得不对,但哪里不对,却是一时半会的想不来。

当时仍然是以丁税为主,所以隐藏是很正常的事,而且,有不少托庇在豪右士绅下的佃本不计之内,所以山这样的大县,才一万七千多,其实是很不正常的。

王彬也不理会,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洪武二十七年,山每丁纳正赋之余,再二分五厘的使费,这银吗的呢?就是驿站来往军务公,还有钦差过境的接待使费,山要冲,这个费用,在当时是算极的了。”

想起这个,崔浩也不觉:“太祖是布衣,最怜恤百姓力,所以洪武年间与民休息,国称太平,而府库富足之余,百姓的日亦很过得。”

再想到当时驿传由南至北,看来驿站和官员接待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利益灰链,自己其也没觉得什么不对,而无形之,这制度已经把整个官员集团成了灰集团,而民间的负担,自然也是一天大过一天,比起洪武当年,怪不得现在民间都在怨叹日难过,再想想,各皇差、王庄、官田,再加上路不修,边患日甚,央开销增多,而地方摊派一天多过一天,百姓的日,如何能过的比当初好?

“是的,这我知。”

也有一些年轻的清秘官儿,六七品的官职,也是几两到十两不等,象崔浩上次过山,县官给的程仪就是八两,以他当时的官位来说,也算不厚不薄,取乎于。而驿站招待他,则是二十两的席面,县令相陪,地方士绅也来了几个致仕在家的打横相陪,临席赋诗,大家说些墨的事,自然极为开心。

为例,该县是准安府治下,地南北要冲,不是回南,还是向京师,除非是走海路,不然的话,就是必经之路。”

王彬微微一笑,:“到永乐十八年,每丁的摊派驿夫银涨到了两钱五分,嗯,正好比洪武年间涨了十倍。”

而且,就算如此,也是府库日渐空虚,一想及此,崔浩只觉心亏,原本是心气傲的人,此时也是难免垂丧气,不知说什么是好了。

这般斥责,就算是李贤也不能够如此。

就因太祖的严,所以当时的官员不敢擅用驿站,过境时,也不敢滋扰地方,自己走人就是,所以政简民安,洪武年间,百姓的负担自然极轻。

“到了天顺二年,”王彬提了嗓音,厉声:“山县丁上下浮动不过数百人,但驿传摊派的银,已经涨到了五两银每丁一年比永乐年间涨了二十倍,比起洪武年间,涨了是多少倍,请崔大人算算这个账,如何?”

“是的”王彬很不客气,答:“就是你们这些官,说是清廉,但其实已经从清官变灰官,普天之下,已经没有人是真正的清官了”

“哼”王彬冷笑一声,:“无话可说了吧?”

“该县是三千一百多,丁么,是一万七千余。”

他以山一地为例,一年过境的官员,致仕的一二品大员,总得有好几个,每人的程仪就得是几十两,驿站招待,每人的标准就是白银百两以上。至于六品以上,驿站也自有标准,县官送的程仪,则是百两到几十两不等。

但这么一来,似乎自己理亏一样,崔浩心甚是别扭,但叫他再找回场,却也是没有这个信心了。

一时之间,崔浩气逆上涌,但话到间,却是不知说什么是好。

但他心已经有所警惕,于是拉下脸来,只静静的看着王彬,夜之下,灯笼的微光之,对方年轻的脸庞满是坦然之,四目对视,崔浩原本是理直气壮,此时却是禁不住扭过来,并不愿和对方对视。

到此时,却已经成了王彬数落的原由,而崔浩是极聪明的人,一想到山每年过境官员的数量,就知人家说的不是虚言,所以自己格外心虚,已经无话可说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