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好日没有几年,正统九年七月,福建布政司右参议竺渊率官兵千人突
矿区,捕杀矿工,禁止民间采矿。
就是靠着这三不
的互相推诿,这伙矿徒居然从正统十三年熬到了如今,**年的时间,在荒山野岭度过,靠打劫过路客商,抢夺村落,自己也建了个小小寨
,苦是苦了
,
命衣
无忧。
这一次那小白脸打包票说了不碍,大家可以安心赚一笔养老的银,三五年
下来,这一生一世也不愁了。
不料,前一阵陈恭善被一个外来的小白脸书生说动,居然又动了心思,伙起了二三百号人,预备从车盘岭冒险过去,到南安再去挖矿。
历朝历代,都会取前朝覆亡的教训。比如秦法严苛,汉尚宽简,汉初用黄老治国,就是这个
理。
就算大家跑的快,老弟兄还是折了几个,一想起当时险状,众人心里都是一团怒火,自然瞧着拍板定下合作大计的陈恭善不顺,对他大加讥讽了。
除了少量官矿外,基本上是不允许任何人采矿的。
叶宗留和邓茂七啸聚了几百号人,在福安开矿赚钱,好生快活。
福建福安这里却是不同了,后世探明的金储量极,储银则是好几十吨,只是开采不那么容易,不象日本,有一个
大的
在地表的银山可采。
众人都知所说是实,真的能不受
扰的采上几年矿,人人都是小富翁一个,回家之后,也省得在山上吃风受冻,大家都是动了心思,同意了下来。
当时说的好听,谁料在过车盘岭的时候那边的都指挥刘海不知怎地听到了消息,派官兵过来突袭,杀死了几十人,拿去几十人,现在剩下来的就全是当年一起逃一条命的老兄弟。
后来因不堪官兵捕杀凌,叶宗留率众造反,杀参议竺渊,伤福建都指挥使刘海,自称大王,转战于福建浙江江西三省,官兵调动大军,一直到正统十三年底,才总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击杀了叶宗留,把这一次矿工造反的大祸给平息下去。
可这么一修,是生生把大元天下给修没了。
大祸虽止,叶宗留授首,但这些矿工却并没有死绝。这伙人,也都不是良善之辈,在这三省界的地方又是群山绵延,地势险要,他们又全是
于技击的人
,当初官兵
,要是普通的农民起义,官兵一至,则义军必定土崩瓦解。可这伙矿工却是杀参议,伤都指挥,这
悍的攻击力实在是叫人咋
,叶宗留一死,大
矿工或死或降,大
星散。
前这伙,要么是
目,要么在家乡也有命案的亡命徒,回不得家。所以,大队官兵一走,他们便在这里潜伏下来,横竖这里是福建和江西的
界
,两省官兵对这一小伙山匪不愿大动
戈,互相推诿,地方官员也知
不是什么大患,不会影响他们的乌纱帽,索
也不理会。
明朝亦是如此,元亡于治河,开矿也是险事。因为矿工都是单汉
,健壮勇武并且有
亡命
神的才敢去当矿工,所以自有明以来,不
是铜矿铁矿银矿金矿,只要开采,皇帝是心存疑虑,而士大夫则拼命反对。
福安这里,金银都有,而且是异族聚居的地方,民风彪悍,汉人不抱团就很容易被欺付。在那年代,随便将人杀了往山谷里一丢,真的是杀人如割草,
本就没有人
。那些矿工,敢聚集到福安去采矿,自然也都是好勇斗狠之辈,不然的话,饿死了也不敢打这
主意。
明亡之后,清在皇教育,裁抑宦官,宗室费用和吏治等诸多方面都
取了前明教训,特别是在赈灾这一块,任何一地有了天灾,清时很少隐瞒或是置之不理,从皇帝到大臣小吏,都知
赈灾极为要
,因为赈灾,不知
拿了多少
,捕了多少贪官污吏,原因就是明亡的教训实在太
刻了。
有名的黑山金矿,采了半年五两黄金。究竟是隐瞒起来,把皇帝当白痴,还是下
的人饱贪污分了了事,又或是官抱起团来排挤宦官,又或是
本无金,这就是一笔糊涂账,
本没法算得清了。
原因很多很复杂,但大约是元末的农民起义把大明的太祖给吓坏了吧。当年元朝疆域广大,带甲过百万,那么庞大的一个帝国,看起来是多么威风和不可一世啊。结果呢?黄河大工,挖一个石人来,石人一
天下反,挖黄河是脱脱的主意,因为年年
患,不修对不起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