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
苏家姑娘笑道:“大人不用担心,保福就是和小孩比赛。回头还不是交到你这。保福很乖的。”
“恩”欧阳点头。
继续聊天,欧平先说话:“少爷,我反倒有点担忧。”
“担忧什么?”
“少爷没见,现在是商人在逼宫朝廷。逼朝廷改变对辽计划,而对西夏作战。”欧平和周屏混了些日子,说起来头头是道:“西夏北面地势复杂,即使是西北军路和永兴军路两边发兵,恐怕没有两年得不到太大战果。那对辽金计划岂不是要四年之后?大人也知道皇上,对辽之战看得甚重,各方又按计划准备完善,这时候出这个事,恐怕皇上对商人们会很不满。1”
欧阳摇头:“反过来说,商人已经有份量影响朝廷的决策。我了解皇上,最少目前商人还是利大于弊。即使将来要对商人下手,也会委婉的手段。我想皇上已经有点明白,大宋现在商为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应该也会知道商人是双面刃。处理得好就是双方互赢,大宋富强,可养之兵更多,皇上就更有威望。处理不好,大宋衰弱,纷争内乱,外族入侵都有可能。如果从海上说,除非皇上下禁海令,否则处置东南商业协会有可能东南内乱。对阳平商业协会来说,如果皇上想对辽金用兵,也不敢得罪他们。如果不对西夏用兵,将来对辽用兵,就没有商人敢跟进安抚地方,朝廷在这块投入人力物力,就非常大,并且地方还不稳定。”
展铭问:“大人意思是…朝廷已经决定对西夏用兵?”
“如果不用,则失信于民。”欧阳道:“皇上自为武功信义皇帝,必然知道如何抉择。”
“唉…又要打仗了。”甘信叹口气道:“这些年,几乎年年都在打。真怕皇上会穷兵黩武。”
“不会”惠兰道:“皇家报今年曾经做了一次调查,如果宋施行穷兵黩武政策,可以扫平西夏、辽、金、吐蕃和大理。宋可征召的青壮八百万人,比这些国家全人口加一起还要多。可制兵器铁石等等充裕。官仓囤积可供千万人四月足用。真穷兵黩武的话,那就太恐怖了。据了解,皇上采取还是稳定国内,对外扩充的办法,即使再打仗,对国内元气也不伤及。还有可能因为打仗更加繁荣。”
欧阳笑道:“甘信,你没见两大商业协会都非常支持朝廷对外用兵吗?不仅是辽和西夏,不少朝臣还上表对吐蕃和大理用兵。说是可以让大宋无后顾之忧。这些人都是和商人一个鼻孔出气的。占领地方越多,商人就越有钱赚。其实说起来,就是占领他国商人占领的市场。”
惠兰点头:“在这个大方向,无论是陆地和海上,朝廷和商人是一致的。就是对外用兵。宋占土地越多,商人就更加富庶。皇上千秋一帝,商人金银满屋。各取所需。所以欧平,你担心皇上会对商人下手担忧很是无稽。”
“如果不打仗就难说了。”欧阳叹口气。要么说老美没事就打仗,这战争对缓和国内矛盾确实很有作用。不过…战终究有打完的一天,难道怂恿赵玉学习成吉思汗,一路朝西打过去?欧阳知道不现实。赵玉再雄才大志,周边几国搞定就满足了。不管怎么说,即使现在有矛盾,不可否认朝廷和商人还处在蜜月期中。除非不打仗,否则两者就有鱼水情。其实欧阳觉着打仗也是自己和赵玉的蜜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