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的父亲方孔昭论起辈份还比钱谦益晚上一辈,是以他在钱谦益面前很是谦恭,以晚晚生自称。钱谦益此时虽有送钱给周廷儒以谋起复的劣迹,很为士林所不齿,然而大节尚未有亏,又有多年的文章清名底,到也并不如
崇祯早已失却人心,比之因吃苦不过而造反的农民军,其实各士大夫更明白明朝已是病膏肓,难以挽救。然则因富
豪门天生与贫民百姓的阶层对立,使得明末时甚少有官员士绅投效李自成、张献忠等义军队伍。那些地方上的豪门大族,更是以敉平贼
为已任。实则因暴
的都是无地贫苦农民,直接危胁到了他们的利益,那才是非拼命不可。李自成败退湖北之时,其实主力尚在,若不是他突然在九
山被当地的地主武装杀害,以其人其才,所创下的局面也势必要远超李定国、孙可望等大西军余
。
坐在钱谦益对面,正凝神览阅批复的青年闻声过来,将他手中的黔省都御史的奏折接了过去,就那么站着看完。又思忖良久,方皱眉答:“兹事
大,依晚晚生的意思,不如现下就送
中,请汉王御览便是。”
钱谦益为礼
侍郎,这些事原归不着他
。只是内阁首相并各辅相哪有功夫去一一观阅这些堆积如山的文书?然而这些文书却偏又不能怠慢,内
中书官只能
些文案工作,哪能拆阅各省巡抚将军的文书,又需要挑
有用的奏章写
节略,送
上官阅览后递
中?
于是张伟打算北伐,一统全国的风声一,整个南方无不为之
动。先是上层地方官员,然后又是中下层官员】绅、在
生员,只要被允许向中央内阁建言上书的,无不拼命表现,每天南京内阁收到的文书数以千计,都是力劝张伟即刻北伐,逮捕有罪宗室,诛除犯罪官员,整饰法度,抚育黎民苍首,使得北方政治清明,生民各安。
而此时占据江南的却是以海盗起家,以工商贸易发达,本就是豪富的张伟。其人曾受招安,乃是明朝的一品武官,受封过候爵;治政台湾多年,拥有着治政经验丰富的官僚队伍;有着以台湾官学、讲武堂为基础形成的丰富的人才储备;还有着攻伐吕宋、辽东、日本、瞬息间便平定江南的无敌雄师。这些因素相加起来,便足以让全天下的士大夫心里明白,这个自称是太祖苗裔,建文帝后人的张伟,实则打的就是一统天下,为皇为帝的主意。有资格,有手段,有班底军队,却是比那些只是四
劫掠
窜,开仓放粮斩杀宗室贪官的农民军
过百倍。便是崇祯自已心里亦是明白,张伟才是他的生死大敌。
方十省各自由各省巡抚、都察院巡都御史、布政使司、臬司、藩司、学政、靖安巡防司 御史院、驻防汉军将军、厢军将军一齐上书,劝张伟即刻北伐,解民倒悬。
整个南方各省既然已经归顺,自然望着张伟能得到全国政权。一来得了北方统一全国之后,所谓的叛逆造反的罪名才会抵消。二来,张伟占的地盘越大,所需的官员自然也就越多,到时候派遣官员,任命守备,不都是这些先投效者优先?统一天下之后,对这些
力效命的官员士绅,自然有着封公封候的赐爵之赏。由普通士绅成为豪门贵族,除非是改朝换代之时才有的盛举。张伟实力
横,政治成熟,当然是稳得天下,此时不拼命为主
效力,却又更待何时?
无奈之下,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内阁会议之后,只得调中央各、司、局中的文学才智主官前来内阁办事,将这些奏折文书分门别类,一一写好节略之后,再呈给内阁各相。
“密之,你来看这个。这一封,学生竟不知如何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