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三章倭大汉龙腾二(2/3)

将张慎言扶起,又好生抚了几句。见他坐回坐椅,神平复,张伟方:“内阁这几个条陈都很好,我很是欣。裁撤官匠、免盐茶引、免除火甲、商役、不得于路桥梁设引、钞关;税不得过三十税一,小商铺并边远城镇,可免税。官府塌铺允准商人免费放置货。火甲、仓库等费用,一由官府帖补。如何,内阁并商议去,无需再来陈奏。”

张伟命其余阁臣尽数退,独留下何斌说

张伟与何斌起家时便不曾在国内与官府打过,他两人说好听些是海商,说难听便是海盗。从不曾向明朝过一分钱的赋税,商役什么的自然也是不到他俩上。在台湾初创业时,除了两人之外甚少商人,商税什么自然也是无从说起。到前几年台湾开始有大量的内地商人前来,台湾政府又鼓励对外贸易,允许商人自已组建船队,对工商贸易大加扶持,别说商役,就是商税亦是应景而已。直到汉军开始东征西讨,用度太大,而台湾的工商业又已发展起来,才以三十税一征收商税。是以何斌主理之后,对原本还不大清楚的明朝商业弊端越发清楚,此时在这大殿之上,一桩桩的说将来,待说到那些商人被政府害的破产破家,妻离散的惨状,张何二人火,恨不得将那些祸害商人的官吏太监统统捉来,帘砍了。

一曰火甲,二曰铺行。

张慎言原是南京尚书,对商役诸法的弊端却也并不清楚。他只关切那些农民不堪重负,田赋越来越少。豪门大家兼并土地越发严重,原本有意在内阁会议时提重修天下田亩图册,清理人丁,以增加国家岁,遏制土地兼并。待内阁会议时听得何斌所言诸商惨状,亦觉目惊心。此时又听何斌向张伟奏报,只觉灰心惭愧之极,因跪下:“臣原任尚书,无益于国,使得天下商民受苦如斯,臣死罪!”

这火甲乃是小民五人,持锣、鼓、梆半夜而行,提醒市民小心火烛,报时报刻之用。久而久之,火甲事务繁重,小民不堪其扰。而富豪门,则钱免役了事。小门小,也可钱免役,只是后来官府欺凌百姓,了钱仍不免役的大有人在,形成了加倍的剥削,万历十年,杭州城因火甲一事引发大规模民变,便是一例。火甲到也罢了,这铺行便是明朝政府对商人加重剥削的最厉害手段,一旦有商号被选为铺行,不但大到国家科举供应、小到皇帝吃的猪,都需铺行供应。及光禄司勒索也就罢了,若是内监上门,则拷打掠夺,只到将人的家破人亡,方才罢休。便是在这南京城内,光是衙门就欠全城铺行商号白银二十余万两,所谓暂欠,实际与明抢无异。大商家还能送礼免役,普通的中产之家和小商一旦被选为铺行,多半有举家而逃,甚至全家自杀者。商役制度,是明朝对商业最野蛮,也是最令人恶心的制度。

张伟脸沉郁,心中虽极是愤恨,对张慎言等旧明大臣极是鄙视。却又不得走到张慎言边,温言:“此事与先生无关。南京及江南各尚好,虽然盘剥,尚不及京师之内,动辄有死人命者。先生一心关注农桑,是以对工商之苦不甚了了,到也怪不得先生。”

见各人都是凛然尊命,张伟乃叹:“国家商业败坏至此,神宗为祸最烈。是以日后不但要鼓励工商,推行海外贸易,还需扶持城镇的小作坊、商铺。下去议奏,是否可设国家银行,发行商业贷款。免息或是低息,令那些有意行商的人可以借本而生息。将来商业发达了,政府收的赋税再低,也远远超过现在竭泽而鱼搜罗来的多!”

又泣:“臣断无颜尸位素餐于内阁之内,请殿下免臣刑尚书一职。臣愿回乡下读书耕,就此不敢再言天下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