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05章愿为ma前卒(2/2)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伟人说了‘枪杆政权’的真理,才指了一条明路。

虽不能辅佐一位雄主,但却可以为生平知己。

如何为天地立心?如何为生民立命?如何为往圣继绝学?如何为万世开太平?

曹朋对他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他不是一个雄主的料!

庞统此时,似乎有了一些明悟。

其意下已非常清楚,就是绝不能让河西和武威两郡,落其他人之手。曹朋愕然看着庞统,他甚至已经了,庞统听完他这番话之后,撒手离去的准备。

人常说,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可是,庞统却留下来。

他愿意的,是为这九州大地,存留一分元气…仔细想来,曹朋仕后功劳卓绝,可是真正参与征战,又有多少?他更多的心思,是放在推广屯田,开设商路,令百姓安居乐业;说他才学过人,可时到今日,他并没有留下太多经典。

而他称得上经典的几著作,勿论是千字文,还是三字经…曹三篇之名固然响亮,可仔细思想,就会发现他所的文章,都是在如何开启民智,教育人才上面,而非是为了名留青史,著书立说。

我,才谋不若曹公;忍不比刘备;恩泽不似孙权。

他没有向曹朋求取过一官半职,上的职位,大都是曹朋主动给予。

结果如何,这两人都能够很好得延续曹朋的规划,绝对是最佳的人选…

这也是曹朋第一次敞开怀,将他的理想,告诉外人。

曹朋所的几篇文章,不过是展现自己的风骨气节而已…

庞统不才,愿与贤弟一起,扬威域外,建立不世功业。

庞统,目瞪呆。

可是步骘,却来到了河西。

一句句空号,令多少血青年为之丧命。



至少,他是个脚踏实地,认真在事的人,而不是那德文章,夸夸其谈之辈。

但不友学是否赞同,凉州始终乃友学基业。河西,武威尤为重要。贤弟若决意如此,庞统请为河西太守,举山武威太守,为贤弟守住这西北大好基业…”

为诸侯,其结果…

以庞统之才能,为一郡太守并不困难。

庞统名门,在许都时,便与荀彧颇有往,故而困难并不太大。而步骘更简单…他担当过海陵尉,又任过海西令,主持过海西屯田,政绩卓著。本来,曹是要把他调过来,担当司空辞曹,那也是一个极为显赫的职务。

庞统有一些失落,却又有一些震惊。

曹朋不禁喜望外,当天便写下奏折,命人六百里加急,送往许都,报备尚书府。

麟岂是池中,未遇风云难成龙…

一直以来,庞统跟随曹朋,从来无无求。

不为别的,只为曹朋这一番言语…一直以来,庞统都希望辅佐曹朋建立功业,但究竟是建立怎样的功业?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听上去好像很,但只是一句空的言语。

良久,庞统站起来,一揖到地“我得友学为友,即喜亦悲。

庞统觉得,他找到了一个可以托付他一生所学的知己。

庞德的声音,将曹朋从沉思中唤醒。

曹朋不愿意争取天下,固然令人失望…

明明可以篡取天下,却为苍生虑,而放弃了这皇图霸业,是何等气魄,何等怀?

事实上,国人最喜的,不正是如此?

庞统愿意留下来,已显示他足够的真诚…

基本上,曹朋举荐的人,大都会被荀彧认同。

不过,友学不愿让这九州元气丧尽,固然好,但还请友学为后谋,多准备。

但也就是在这一刹那间,庞统突然有一莫名的轻松受。

什么是万世功业?

而现在,他却主动求官。

“公,韦端来了!”

他抬起,举目向远眺望,中闪过一抹森寒,突然:“走,随我去迎接韦凉州。”

我所愿者,便是能早日结束这中原大战,为这天下留一分元气;我愿永驻北疆,为我中原屏障。大丈夫当扬威域外,建立功勋。我实不愿继续消耗九州元气。”

而河西郡,只是一个下郡。其地理位置和面积,注定了河西郡的地位不会太

让他任武威太守,曹那边也不会有太多的意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