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81章保卫长江5推荐(2/2)

云南,组建昆明警备旅、丽江警备旅、大理警备旅、个旧警备旅、曲靖警备旅等5个警备旅,编制、装备、人员等同于四川各警备旅。

如果说“轰炸机大队”列还有一定想象力的话,对那个“歼击机大队”列驻成都的代表们就有如云山雾海了“歼击”展开就是“歼灭,打击”意思是清楚的,可这不是陆军的事情吗?飞机怎么对陆军行歼灭、打击?此时,列的飞机上还没有加装机枪等重武,飞行员是一手驾驶着飞机,一手用手枪在击。这样的火力,有可能对陆军行歼灭、打击吗?

编一个直属司令的“空中侦察中队”当然,目前因为飞机不够,编制暂时未满。

轰炸机被命名为“空中堡垒-1”型轰炸机,其实是“歼-1”型的变,对此,陈华的技术储备力量是够的,只是需要加定型,然后生产,估计在1913年底能够装备一个大队。之所以采用“空中堡垒”这个名称,一是陈华觉得历史上的“空中堡垒”本就是一个传奇,二是觉得这个名称也特别拉风,以其让老外用了,还不如自己先用。

对于陈华的穷兵黩武,南方的孙文和北方的袁世凯都在媒上大肆大表反对言论,但这又起什么作用呢。袁世凯的队早就扩充到80万人以上(包括地方队)了,而孙文的总兵力也超过了10万,陈华有个50万的队其实也算不了什么。最重要的是,陈华队扩张并不会给民众带来更重的负担。

贵州,组建贵警备旅、遵义警备旅、铜仁警备旅、榕江警备旅竺4个警备旅。其每旅的编制、装备、人员也完全等同于四川。

但是,陈华扩军的内容却再一次引起了列的注意。陈华有飞机,而且其飞机在空中的表现似乎不比列的飞机差,因为他们可以在成都郊外,偶尔看到飞机掠过。但是,他们想一步打听陈华飞机的研制情况却也十分困难。前世的尖特兵,在反侦察、反间谍的技术上,有着比这个时代更见成效的方式,让列的真领事假领事们十分恼火。因此,列只得从字面上来理解陈华的所谓空军队的价值。

这样,陈华一番命令下来,包括司令的人员在内,华夏民族独立军的总兵力一下增长到48万到50万之间。

此时,英国也许开始研究最原始的坦克——“柜”了,但坦克在战场上的作用本还没得到现,而且,作为驻蓉领事,其级别似乎也不足以了解自己国家正在研究“柜”的秘密,否则,就不会如此的笑话了。

ps:晚了哈,周末,去吃饭去鸟…。看

与此同时,陈华还颁布了在西南地区组建“警备旅”的命令:

“空中侦察中队”作用在于敌情侦察。对于这一个作用,列是很清楚的。他们的飞机也主要用于侦察,侦察敌人的位置、规模、路线等,为己方作战提供情报。

飞机,列驻成都的代表们大多见到过实,或者听说过相关信息。但是,对于“装甲兵司令”以及陈华主建的“坦克第一师”驻蓉代表们一听就想笑,这陈华搞什么东东,竟然把古罗战场的铠甲也拿到战场上来了,那东西,能挡弹吗?如果真的能够达到挡弹的程度,士兵还可以穿着“装甲”行走吗?再说,即便全选大力士能行走能挡弹,可是能挡150mm的炮弹吗?

原“华夏民族独立军”5个主力师,分别以该师为基础,扩编为“华夏民族独立军第x纵队”每个纵队下辖1个主力师,3个独立旅。譬如原华军第二师,现在升格为“华夏民族独立军第二纵队”下辖:华军第二师,华军第4独立旅,华军第5独立旅,第6独立旅。纵队总编制52200人。除了这编制的变化外,每个纵队下面还辖有1个坦克团。

“轰炸机大队”听名字也好像可以理解,就是从飞机上向下丢炸弹,对此,列的看法是,从飞机上向下丢炸弹,还不如一门大炮好用,因此,列认为,陈华这是,尽搞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也因为如此,包括列在内的各方势力,对陈华此次扩军的看法是:其主力队的规模和火力置值得注意,特别是“炮兵师”的组建似乎包着一定的战略思想。但对于“空军”、“装甲兵”等概念,则一笑置之,有的报告里还说陈华是准备组建一支带有“复古风格”的队。

四川,组建成都警备旅、重庆警备旅、川东警备旅,川南警备旅、川西警备旅、川北警备旅、川中警备旅等7个警备旅,每旅10200人,四川地区共71400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