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083章艰难的决策推荐(2/2)

还有,陈华骨里面不想要这个“首义”的名声,因为历史上,凡是带造反的人,其结果都不是很好的,反而被后来者摘了桃。因为“首义”总是于历史的风狼尖,最容易夭折。

“这…”武刚有些无语,一人不损,他还真的不敢保证。与正规军对抗,并不是去什么绵州、旌、雒城搞暗杀那么简单。

陈华之所以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是太重要了!朱庆澜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与朱庆澜手之后清廷及各界的反映,如果全国各地有如武昌起义那般纷纷响应陈华的反清行动,那陈华睡着也会笑醒,哪怕斗争很艰苦,甚至有牺牲都在所不惜,可要是革命力量反应很慢,而清廷反应快呢?问题就在这儿复杂化了。如果是这情况,陈华将会很危险,这危险不是陈华的“华军”有危险,也不是陈华的生命有什么危险,而是陈华在凯江的基业肯定会遭到重创甚至是毁灭!

“司令提的是先发制人或是等朱庆澜上门,我理解的是我们先开第一枪或是由朱庆澜开第一枪,司令,不知我这样理解是否正确?”郑树林很快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真不愧是华军的参谋长。

“我把大家留下来,是要想议一议,面对朱庆澜的6000人,我们是主动去、先发制人好,还是坐阵凯江、等新军上门好?”陈华对此很难决策,所以给大家议一议。至于这个大决策定下来之后的战术,陈华早就想好了,只等拿来大家听一听就行了。而且,陈华相信,这个时代的军人,哪怕那些很有名的军人,都不可能拿超过自己平的作战计划。

PS:没有榜单,推荐票朋友还是给力的,千殇鞠躬谢了;但收藏增长放慢了,哎…

趁着大家思考的份上,陈华想起了历史上四川的荣县独立和武昌起义,荣县独立是9月份好像是9月下旬,武昌起义是10月10日,这是谁都记得清楚的。陈华隐约记得,荣县独立好象清廷并未最终扑灭起义,反而是起义队伍连续攻占了井研、内江等地,还组建了政府。但荣县独立有一个很好的机会,那就是当时四川的保路同志军四火,客观上援助了荣县的那批革命党,而武昌起义,由于是新军起义,清廷前后组建调动了三个军近6万人攻武昌、汉和汉,战争一度十分残酷。如果不是各省响应纷纷起义独立,武昌起义的命运真的很难猜测。

“可以啊,但你得保证一个人不损。”陈华将了武刚一军,特战队,每个队员都是陈华手上的宝贝。

75MM山炮12门,60MM迫击炮24门,轻重机枪30余,狙击手60名。我想,就是面对朱庆澜17镇的全,我也不太担心。”陈华自信地说

“其实,如果司令相信我武刚,我们猎豹就可以将朱庆澜的8000人搞定。”武刚同样是信心百倍。对于那个劳什的新军,原特战队的人本就没看在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