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总兵府,陈新看着手中的情报皱眉,这是蒙古第一份关于后金主力动向的情报。里面说得很确定,但在这个通讯落后的时代,各传言都有,同时传回的情报也认为建
只是一支分兵,
引辽镇救援宣大后,建
主力会攻击辽西锦州等地。
现在的难是吏
尚书已经不是温
仁的嫡系,以前的吏
尚书闵洪学跟温
仁是同乡,靠着在云南巡抚任上的功劳升到了京官,在温
仁帮助下当上吏
尚书。此人甚有能力,但于温
仁走得太近,立场太过显
,凡是攻讦周延儒和东林的都暗暗提升,成了东林的
中钉。东林这次看得很准,张捷和太仆少卿贺世寿纠集了一伙御史和给事中,连番弹劾闵洪学与温
仁朋比为
,皇帝
于制衡的需要,留下温
仁而免去了闵洪学,断了温
仁一臂,算是东林的一大胜利。
辽西情报站每个月都要收到许多似是而非的线报,他们要预先筛选一遍,分析之后再发往登莱。
梁廷栋不太能理解皇帝,若是皇帝要制衡东林,就该把吏尚书派给温
仁一系,如此才能有效控制朝中东林的规模,而最应该把兵
尚书换成其他派系。现在恰恰搞反了,所以他认为皇帝的权术实际上还并不成熟,不过这事他也不能去跟皇帝说。
…
在心中叹气后,他与温
仁一同去见了崇祯,把方才商量的意思说了一遍,皇帝虽是震惊,也大
同意了他们的意见,只提了一个要求,就是不要放松对
寇的围剿。
廷栋低声应了,青州兵备十分要
,陈新每年给的好
不少,无论是银钱还是政治利益,需要的就是梁廷栋和温
仁在朝中关照,给登州减少麻烦,若是现在连个兵备
都搞不定,以后调遣就不那么方便了。
回到自己的公事房中,梁廷栋跟属下说了兵需要传达的命令。然后自己磨了一会墨,提笔起来。想了片刻才下笔写
“陈都督谨启。前信收悉,年前曾托
石携信一封,言及与登镇养息,少予征调,然宣府边关传警急如星火,皇上忧心如焚…”
刘民有听完没说话,这时代的军情总是如此,很难确认哪一条是真的,没准就
“也就是说,皇太极打了我一个时间差。等到旅顺二三月开冻,他们基本也在归途了,蒙古的情报同样传递缓慢,咱们无法获知他们何时返回辽东,破袭的力度不会太大,他算得也满不错的。”
周世发在旁边轻声:“若是这个消息是真的,皇太极这个时间选得甚好。咱们虽在后金埋了些线,但后金保甲严密,平日
路都不便通行,冬季更是几乎无人行走。要传信
来是难上加难。他乘这个时机带兵远征,若是属下推测不差,他将在三月间返回。那时候辽东沿海开冻,咱们才能在辽南发动有效攻势。他的主力也离辽东不远了。”
所以后来温仁也在暗自检讨,梁廷栋虽然属于他一派,但两人也会偶尔
些小矛盾展现在皇帝面前。但梁廷栋所担忧的还不是制衡,而是温
仁现在招不到派系,皇帝要他作孤臣,以前涉及逆案的人又不能用,每年科举上来的以江南、江西等地学
为多,他们大多倾向于东林和复社,温
仁只能捡漏捞到几个,所以从派系的力量来看,温
仁并不占优,朝中事情远非他一个人能说了算。
“也有,不过消息混杂,后金兵在复州还署有白甲兵,斥候冬季往来不便,朱国斌也无法判断真伪。”
陈新在屋中转了两圈,正巧在这里的刘民有也提不什么意见,只得对周世发问
:“那旅顺有没有消息回来?”
“建到了喀喇沁,是去蓟镇还是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