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五章辽饷(2/2)

船只海后,陈新和宋闻贤两人在船坐着风,这次宋闻贤将在旅顺暂停,然后去东江镇各拜访,最后还要去岛建立与朝鲜接的渠,陈新为了让他事方便,上次报功时候也给他报了一个赞画游击。

而且陈新同样要给好,自然不再理会那些缙绅,上便:“既如此,便让那郑和贵在狱中反省些时日,陈将军只放心杀建,下面有些人要吵吵嚷嚷,本官懒得理会。”

“末将都记住了,谢过大人挂怀。”…

宋闻贤也摇摇“大人说得是,的确加错了行当,海贸如此赚钱的行当,一年市舶税才十万两上下,运河八大钞关每年货价万,钞关税加起来也只六十七万两。其他杂项即便加了的,亦是常常拖欠,属下听的人说,不单是生员优免银拖欠,加派的盐课和杂项每年亦大量拖欠,确如王大人所说,光两淮加派盐课就累计拖欠百万,相比起来,天启的七年时间里,所有辽饷总计拖欠还不到一百万。杂项拖欠多,田赋缴考成却急如烽火,甚至有征税官无法完成,得在衙门中自杀者。”

PS:求月票。

陈新叹:“若是那税官不死,就只有得百姓死,下各都在闹旱灾,原本收成就不好,特别在北地,若是再加派,山东登莱抛荒的民会更多。”

宋闻贤抬看看陈新,又有些兴奋的:“属下打听过,崇祯四年的预算案里面,辽饷加派合计九百九十万两,其中的田赋加派六百六十万,比原本九厘银多一百四十万上下。辽饷迫甚急,各地甚至拖欠正赋先完辽饷,去年天下七成州县拖欠正赋一半以上,太仓里面实际多半都是辽饷,朝中和各地大员都看着这块,工去年的辽饷分饷便二十万两,登州府亦留用八万七千两,只要咱们再打几个胜仗,明年登莱拿个两百多万或许都能行。”

宋闻贤这几年在京师与官员打过不少,那些人酒后时常抱怨,所以他也得知一些情形,稍稍回忆后说:“辽饷加派不止是田赋,也包括杂项、盐课、关税,其中名目繁多,生员优免银便是杂项中的一,对生员缙绅征收分原来免收的赋税,原本这些人不同等级有优免数额,天启年间因为辽饷张,开始征收文武官员的优免银,但对生员依然免除,到崇祯四年开始征收生员优免银,这些生员们岂会那么好说话。结果仅三年累计便拖欠六十多万两,已接近半数,乃是杂项中拖欠最的一项。”

宋闻贤虽然一直在官场打,实际上是白多年,现在得了如此一个职务,心中的满足自不待言。

他说完后,算是抛弃了莱州缙绅,然后边对陈新关切:“酋明知旅顺有我大军,仍猖狂远征,正应给他一个大大的教训,除陈将军所,本官已令东江镇一同击,听陈将军调派,必收牵制之效。唯有一条,陈大人此去旅顺,还请万勿亲犯险。”

陈新对登莱的情形倒是知,蓬莱县算是正赋最的,也才三分八厘,宁海和招远都只有一厘多,跟松江的一钱二分相比,便可知收成差距有多大。

陈新想起方才王廷试说及生员优免银的事情,其实这么多年他一直不太清楚,只知辽饷缴甚急,到底收了多少却不甚了了,船上无事便向宋闻贤问起此事。

民多些亦无妨,他们大可投奔我登州镇。”宋闻贤毫无同情心的“朝廷的加派确实有失妥当,原本的田地正赋实际是区别了田土收成的。松江府每亩正赋一钱二分五厘,加派辽饷一分二厘,只正赋十一而已,咱们登莱土地差,以宁海州为甚,每亩正赋仅一分二厘一毫,加派五厘八毫,这便加派了五成之多。”

陈新听完笑:“收他们的银那倒真是不易,宋先生你看黄功成、郑和贵这人,他们赚多少银都应该,一文钱来都觉得不应该。但是偏偏他们银最多,大家赖掉之后,反倒让银最少的人来承担加派。缴纳使用过程中又多经手人之腰包,偏偏又是生员吏目之类,才是富者越富,贫者愈贫。朝廷这是加派加错了地方。”

陈新嘿嘿一笑“这次皇太极敢去打察哈尔,本官自然要用胜仗教训他一下,既然有辽饷,那建的人远远不止五十两一个。想来皇太极亦是觉得打辽南无甚搞,远不如察哈尔人匹众多。或许他亦留了人准备伏击我,但不知我已经有近两千骑的兵。就是不知他到底准备了多少首级给本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