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五七章风寒(2/2)

过了又过,缠绵病榻几个月,行昭终是上有了气力,夏天也跟着好心绪来了,天家小字辈的第一桩喜事也接踵而至。

一个聪明的,很明确地知自己想要什么的小娘,行昭见得多了。

吃着川贝枇杷熬的膏汤,行昭嘴里甜甜的,心里却有些说不清不明的怅然。

突然觉得偶尔这样小小地病上一病也没什么不好,至少病了就能让人无条件地,心安理得地弱下来。

可顾青辰到底还只是个年纪轻轻的小娘,顾此失彼,得了郎情失妾意。

宜说起顾青辰,真是满脸的厌恶。

称颂的顾青辰,便有这样的本事。

大约是着凉,病久了,一郁气就停在腔里,难受极了。

陆淑妃满是笑地看着小娘一张红彤彤的脸。笑得愈发真心。

捧着话本磕磕绊绊地念。

行昭是女眷,二皇都是要成亲的人了当然不好往内厢里闯,可少年郎到底还记得一起唠嗑的情谊,遣了人送了几匣川贝过来,说是搜罗到的四川当地产的贡品,行昭吃了两天,觉得嗓是好受了些。

这司昭之心,淑妃又不是瞎,宜更不是耳聋,哪里会味不来?

说实话,她倒并不是很讨厌顾青辰,一个小娘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就赢得称赞,手腕一定是有的,心机也不差,敢拼能闯,这是很多人想要却没有的东西。

宜这样大的反应,行昭下意识地想劝,可嗫嚅了几下嘴,始终说不话来。

前世加在一起,行昭都没被人这样温柔地哄过,当下便脸上发了

自从方皇后帮行昭在崇文馆请了假。宜得了空暇便过来坐一坐,方皇后怕宜也跟着染上,不许小娘久待。

“自从我允了她来练琴后。她便时不时地过来给母妃问安了,有时候带着心有时候带着好的绣活儿。话里话外说得都妥帖的。我就是不喜,德妃娘娘那儿不去,凤仪殿不来,王嫔那里不去,偏偏往重华来得勤。昨儿个四哥都在问我了,问说我什么时候与顾家娘得这样好了?我真真是哭无泪,我什么时候与她得好了!”

娘都来了。女儿还会远吗?

二皇纳侧室,能算什么正经的喜庆事啊?

ps: 十一月过得太快了,阿渊祝亲们十二月都能过得好好的~要是喜本书,就加个本书的书友群吧~书友群:194690470~

宜便抓时间和行昭说话儿,长大的学得好一副喜怒不形于的模样,能让宜三句里有两句都在提着的人,大多是真的戳到了宜的厌恶了。

宜说话虽是不太客气,可行举言语之间却仍旧是得得很,行昭只躺在缎背垫上笑眯眯地看着这位金尊玉贵的公主。

“课上,常先生要默写文章<烛之武退秦师>,那个默完这篇还跟着默<曹刿论战>,都是<左传>里的文章,都是年少得意的,她倒会找共通,显得她多聪明,多伶俐多会举一反三啊,倒显得我又蠢钝又懒。”

行昭便笑,笑的不是话本上的故事,而是其婉时不时地念错个字儿,或是卡在上文,久久读不了下文的小模样。

算了,不说他了。

其实顾青辰六皇当真不错,皇帝对顾家怀着愧疚之心,难保就没有想给顾家小一辈媒,以保住顾家一门荣华富贵的心思,男才女貌的,又有圣意推动,不是佳偶天成,是什么?

四皇也适时地表达了关切。

可就差了一个人。

方皇后情倔气,当然不会这样哄她,刑氏也是个务实的,宁愿多给小娘喂两勺药,方祈…

行昭想了想,其实认真算起来,这并不能叫是喜庆事。

淑妃闻讯也过来瞧她,神上并不十分担心,照旧笑得风轻云淡地给小娘亲手温脸,细声安:“小孩都是在长,等阿妩好全了,便同你一般了,到时候我就给阿妩糕吃。”

她若是想要靠近六皇周慎,好好地与宜相便是当下的事儿,是小姑重要还是火急火燎地想要老六的重要,用脚拇指想一想也能想个所以然来。

“…常先生说要教琴,那个便来问我‘能不能跟着去重华练琴。太后娘娘还病着,在慈和弹惊扰了凤驾,臣女担当不起’,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母妃喜乖乖巧巧的小娘,我也便应了。可哪晓得她会挑时辰得很,每回都挑老六来给母妃请安的时候过来。那个安的是什么心,我也不好猜,捕风捉影的事儿也不好,可就是心里不舒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