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80章我们要回去辽东(2/2)

妙。以三大营的战斗力,本不是白衣军的对手啊。离开了北京龘城的固城墙,三大营本就是渣

所谓真正的掌握,应该是白衣军离开以后,当地的民众,当地的政权,依然接受白衣军的领导,并且抗拒其他势力的渗透和侵

又比如说,后世的李自成起义军,到达的地方也很多,整个北中国,都有他率领的起义军的转战踪迹。但是,他始终没有将某个地方,牢牢的控制起来。在起义军离开以后,这些地方,始终还是属于明王朝的统治。结果,在遭遇到清军的攻时,就会显得很被动。各地无法给起义军提供战斗力,百姓无法给你提供助力啊,能不被动吗?这样低级的错误,徐兴夏当然不会犯。

徐兴夏淡淡的说:“我可以拨给你三千支的火枪…”

黄得功苦涩的说:“我也不知。现在整个辽东,应该都是糟糟的,谁也不知那边的的情况。沈失陷了,辽也失陷了,估计广宁府也持不了多久的。如果建虏占领了广宁府,就会直接威胁到宁远,威胁到山海关。我们必须在宁远建立防线,尽可能的遏制建虏的攻势,为调动后续队争取时间。”

黄得功等人没有办法,只好暂时落草为寇,在太行山上,找了一个地方,寄存自己。和他一起落草为寇的,还有他下的三四十人,也就是这群贼的主力骨。黄得功并没有长期贼的打算,他的目的,乃是回去辽东,继续和建虏作战。

果然,后来的战斗发展,就和黄得功的预料一模一样。来自辽东的增援明军还没有来到,三大营就已经被击溃了。他们这些人,顿时失去了目标,不知如何是好了。层的指挥官,听说附近就有白衣军的主力骑兵,顿时慌了手脚,扔下队,不知哪里去了。层的指挥官都跑掉了,下面的官兵,自然也是四散溃逃。

无意中听说徐兴夏路过保定府,黄得功就琢磨着,带人攻打保定府,找个机会和徐兴夏会面。他很明白,通过正常的渠,是本不可能见到徐兴夏的。他一个小小的把总,在白衣军的里,算得了什么?必须走不寻常的路。当然,这样还有一些其他目的。比如说,让徐兴夏看看自己的本事,觉得他黄得功不是废

在徐兴夏看来,只要将自己的后方巩固好了,和建虏的战斗,基本上没有什么悬念。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其实是很有理的。事实上,后世的明王朝,如果不是被李自成牵扯了太多的人力力财力,对付建虏也不会特别的吃力。

在军队的压下取得的控制权,是不能说明问题的。比如说,目前的辽东地区,有大量的建虏军队肆,并不能说明建虏已经完全控制了辽东。这一切,仅仅是军事上的占领而已。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全方位控制,才是最关键的。

徐兴夏不动声的说:“你需要多少的武装备?”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白衣军的后方不哦这个后方,包括山西、北直隶、河南、山东等地。这些地方,都是白衣军这段时间先后占领的。这片地区几乎等于整个北中国,土地面积很大,人数量也很多,民情也相当的复杂。这些地区,并不是说有白衣军到达,建立了委员会,行了土地改革,就等于是完全控制起来了。白衣军要真正掌握这片广袤的地区,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其实,对于努尔哈赤和他的下,徐兴复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虽然说,努尔哈赤已经打败了明军,席卷了辽东,声势相当的惊人。但是,在白衣军的面前,野猪依然是不够分董的对手。白衣军只要动几安锐的队,是完全可以击溃野猪的军队的。

可是,就这样回去辽东,就和送死差不多。黄得功寻思着,必须得找一些支援才可以。在这个时候,唯一可以提供支援的,只有徐兴夏和他的白衣军了。白衣军在攻克了京龘城以后,改朝换代已经成为定局,黄得功就算不愿意,也必须承认,北明朝廷,已经完全消亡了。现在的辽东,只能是依靠徐兴夏,依靠白衣军。

黄得功说完,目视徐兴夏,坦然自若的说:“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信不信由你。我故意带人攻打保定府,就是要引起你的注意。你要是觉得我冒犯了你,我愿意接受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