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级地方官员,都要将这个数字“合理的”扩大一些,为自己谋求一些好。这是人之常情啊,无论哪朝哪代都是如此的。在各级层层加码之下,到了最基层的官府手里,最低都要变成五钱三分。大
分的地方,都在七八钱左右。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足足一两!加上原来的税收,足足超过二两!
因此,什么提前征牧、预先征收、先征收再返还…之类的项目,层不穷。反正一句话,就是要将土地上的收成都全
拿走。而且,全
拿走还不够,还必须另外再倒贴一大笔。
叶向回到朝廷以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下令加赋。在他看来,除了加赋,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有效的迅速的增加朝廷的财政收
。二月初,期廷正式颁布法令,每亩田加收一钱三分的银
,称作“练饷”,也就是组织团练的饷银。
照这个法令,朝廷每年可以增加至少八百万两的收
,充作额外的军费开支。
有关练饷的法令,得到了大分各级地方官府的支持。现在的各级地方官府,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没有正当的理由,从老百姓的
上捞钱,以充实自己的私人腰包。现在,有练饷的名义,他们自然也要搭顺风车,狠狠的捞上一笔了。练饷的数目增加一
,各
辅助费用增加一
,这是肯定要的。辛苦费嘛,怎么能没有?
个别地方官府,在增加各费用的同时,还发布法令,提前征收三年的练饷数额,要老百姓一次
全
缴纳。如果无法缴纳的,将采取任何可能采取的手段,
促缴纳。包括但不局限于挨板
、坐牢、发
、
放、
刑等手段。法令下来,北直隶、山西等靠近京师的地方,顿时哀嚎遍野,板
打得啪啪响,民愤震天。
明朝的这些地方官员,绝对是聪明人。他们看中目前的朝廷,最需要的就是饷银,只要能够尽快解决练饷的征收,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放在一边。
徐兴夏随意的笑了笑,不不慢的说
:“或许,这是叶向
也没有想到的吧?活该!自己
家百万,**霏靡,却总是想着从老百姓的
上捞钱!东林党的这群蛀虫,真是没有比他们更加贪婪的了。这次福王党居然让他安全跑
了京城,实在是太可惜了!北直隶的老百姓,怎么不打死他这个王八
呢?”
毫无疑问,练饷的现,让本来就已经民怨沸腾的各地,越发的民怨沸腾。每亩地增加一钱三分的赋税,简直是要命。因为,白痴都知
,这
征税,绝对是层层加码,芝麻开
节节
的。法令说加收一钱三分,到了基层,绝对不可能还是这么数。如果不狠狠的翻上凡番,你都不好意思
门见人。
“叶向加赋,真是难得的机会啊!福王居然用加赋首恶的名义,来对付叶向
等人,当真是以其人之
还治其人之
了。说起来,这个罪名,还真是
大。”
两人说说笑笑的内容,涉及到一段小小的典故。
当时的每亩地的产蚧值,哪里有二两银
这么多?在一般的情况下,有个五钱银乎就差不多啦。特别是北直隶、山西、河南等地,由于长期的
旱,土地歉收。不要说每亩地二两银
,就是二钱银
,都不一定拿得
来。江南的
田产
稍微
一些。但是,每亩
田拿
五钱银
,也已经是极限了。
更要命的是,所谓的照每亩地征收练饷,到最后,往往变成
照每个人
征收。地方各级官员都很清楚,大
分的田地,其实都在地主、士绅、官僚的手里,他们是不需要缴税的。
照田地数量来征税,
本征收不到什么。只有
照人
征税,才能获得好
。至于尚未
生的小孩是否需要征税,这个官府倒是可以网开一面。只要你还没有生
来,这个税收就免了。
张天豪笑着说:“估计是认不
他来。要是认
来的话,就是一百个一千个的叶向
,都全
打死了。加赋首恶啊,这个罪名,叶向
这老小
,一辈
都休想洗掉了。”
今年年初,叶向回到朝廷,正式担任次辅。
理说,次辅的权力,肯定是要弱于首辅的,很多事情,都要看首辅的脸
事。但是,方从哲很会
人,自从叶向
回来朝廷以后,他这个首辅,立刻自动退到第二位,事事都是以叶向
为主。事实上,叶向
才是真正的首辅。朝廷决策,基本上都是以叶向
为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