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11章白衣军的方略方从哲的反(3/4)

造反道路的,除非是最后自己当皇帝,否则,基本都没有好下场。但是,这对于白衣军的总体方略来说,是有好处的。白衣军要对外扩张,就不能将太多的兵力,继续用在内部的争斗上。毕竟,几十万人的鞑靼骑兵,不是开玩笑的。白衣军必须集中兵力,才能战而胜之。

这就是白衣军在南线的主要防务策略,让敌人知难而退,望而生畏。当然,如果可以让敌人退避三舍,手足无措,那就更好了。徐兴夏相信,以迟虎的能力,是可以做到的。他麾下的射声军,就是最大的信心保证。固原镇的明军,想要进入宁夏镇,镇压叛乱,不花费一点重大的代价,是绝对不可能的。

至于东线,主要是宁夏后卫一带。磁窑寨那边,徐兴夏准备交给高一功他们负责。从这个方向来的,应该是延绥镇的明军。高迎祥、高一功他们,对于延绥镇的明军,应该是相当熟悉的。有他们横在磁窑寨一带,延绥镇的明军,想要进入宁夏镇,只怕也没有那么容易。当然,其他军镇的明军,也可能从这个方向到来。不过,如果其他军镇的明军到来,白衣军的援军估计也到了。

西面,自然是来自甘肃镇的官军。他们的数量估计不会很多。因为,甘肃镇本身的明军,就没有多少。他们又局限于钱粮的掣肘,不可能出动太多的援军。张逸的鹫骑军散兵,负责牵制就好。甘肃镇到宁夏镇,千里迢迢的,光是赶路,就足够明军头痛了。

随着白衣军的新兵,逐渐的训练成熟,白衣军各个部队的军力,都会飞速增长的。届时,随便一支白衣军部队,都能挡住上万的明军。朝廷可以出动的明军,又能有多少万?当年的抗日援朝,出动的明国大军,也不过是寥寥数万人而已。

最重要的是,随着宁夏城的各项工作,逐渐的走上正轨,白衣军的综合实力,肯定会进一步提升的。特别是三个炼铁高炉的出产,对白衣军的战斗力提升,有着直接的作用。原本制约白衣军武器装备生产的原材料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只要日月铳的产量,达到每天一百支,白衣军就不缺乏武器了。

有军队,有地盘,有粮草,有穿越者的学识,他徐兴夏需要担心什么?相反的,应该担心的,应该是朝廷,是内阁,是万历皇帝!假以时日,他肯定会击败他们的!



京师,紫禁城南部,吏部衙门。

兵部尚书周嘉谟的轿子,慢慢的进入了吏部的后堂。这是他的专利。吏部乃六部之首,威严是绝对不容挑衅的。别人的轿子,都必须在吏部前面停下来的,只有他是例外。因为,在朝廷的所有重臣当中,就数他的年纪最大了。今年,他已经足足七十一岁了。这样的年纪,还需要劳动他的大驾,可见,事情有多么的严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