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回此姊妹为谁红丝暗引使父母(2/5)

二小还小呢,曾请了个老学究,在家里教了两年,今年二小年纪更大些,仲圃怕她会染着女学生的时风,也就不念了。自从小秋来了,二小玉贞,也常跟哥哥念几句书。这时她将一张雪白的小脸在门帘里张望着,小秋就招手:“小妹,你来,我们下一盘隔打炮的棋玩玩。”玉贞来,用手指着他笑:“你都快娶媳妇了,还下这小孩玩的棋呢。”小秋见她穿的蓝竹布褂,齐平膝盖,白洋纱,青缎鲇鱼鞋,漂白竹布袜,长辫,在鬓角上另挽了个小辫,扎着黑绒绳,因笑:“妹妹全打扮,都仿的是女小学堂的样。哟!抹这一脸的粉,也没有抹匀。”玉贞扭着低一笑:“哪个要抹粉?娘说,家里有客来,虽然比不上人家,也别得黄似的,一定让我扑上了一粉。其实女学生都不许胭脂粉的。”小秋将坐的椅,搬着扭转过来,向她笑:“那两个女学生,怎么到我们家来了?”玉贞笑:“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娘请了她们来,是让你相亲的,偏偏你又不在家,急得我跑到门看了好几回。我又怕娘骂,不敢在门久停。”

杨氏:“陈老爷是到江西来两年了,家眷可来的日短。这两位小,我真饱了,那样斯斯文文的。可是有一层,就是这两只脚,说大也就太大了,大得像男孩一样。”说时,皱了眉。可又笑着。小秋不知伯母究竟是什么用意,平空谈些别人家的闲话,只好垂手笔直地站着,将话听了下去。杨氏把话说完,了两袋烟,似乎有许多话藏在心里,想说来。不过她把烟来以后,脸上怔了一怔,好像又想起了别一件事,因之把烟袋放下来,向他笑:“你今天一天没有看书了,到书房里看书去吧。”小秋本想问一句,伯母还有什么事没有,只是看看杨氏的态度,不好怎说的,只得答应了一个是字,自向书房看书去。

小秋:“你还没闹呢。你来作什么的,你说。没事你就去玩去,我还要看书呢。”玉贞将嘴一撇:“你又假用功了。我什么?我不知,不是你招着手叫我来的吗?”小秋这倒没有什么话可说了。起倒了一杯茶,慢慢地呷着,靠了椅背,向玉贞望着,问:“你还淘气呢,你看今天来的那位小姑娘,比你也许还小些吧?可比你斯文得多呢。”玉贞:“什么呀?你

过了一会儿,小秋的妹妹玉贞手掀了门帘,伸来,向里面望着又来打搅了。这个妹妹十三岁,很聪明。依着河南的规矩,七岁就包了脚的。但是仲圃所跟随的几个上司,都是谈时务的,放脚,停止科举,变法、戒烟,这些问题,常常谈到。仲圃不好意思是心非,两位小,也都让放了脚。所幸杨氏常和几位旗族太太往还,对于这件事,没有十分留难。只是送小女学堂这件事,仲圃认为不必。所以两位小都在家里。大小已经二十二岁,自幼在大家里过,念了一肚的旧书。诗作得好,字也写得好。但是过去了的人,早已不再读书。

家来客了吗?我倒没有理会这件事。”杨氏笑:“自然你不会理会有客来,我只是问你,看见那两个女学生去了没有?”小秋见伯母把这件事这样的郑重问着,心里就有些明白了,因:“是的,我看见有两个女学生,由我们家去。”杨氏捧着烟袋连连了两烟来笑:“这我可以告诉你的,这是我们同乡陈老爷的两位小。陈老爷作京官多年,说起来他们规矩极重,可是又很开通,所以他家两位小,都在女师范读书。”小秋不解伯母何以突然谈起别人的家常,既是伯母已经说了,却又不便拦阻她不说,因笑:“哦!是这样,以前倒没听到说过。”

小秋笑:“小姑娘,可别胡说。姑娘的人,哪里能到人家家里去相亲?”玉贞:“她们自然不是相亲来的。因为我娘托人到陈家去说,我也要女学堂,请她们来问问学堂里的情形,自然,她们不能不来。可是人家初次来作客,也不好意思久坐,所以谈一会就走了。你猜,娘真是为了让我学堂,把人家请了来的吗?”她说着,手扶了桌角,直望到小秋脸上来。小秋笑:“我怎么猜?请人家来,我不知。送人家走,我也不知。”玉贞两只脚着,将右手一个指,在腮上连连地爬着:“没羞没羞,给你说老婆了,你还不知呢。”小秋笑:“你羞得我太没理。我不知,有什么可以害羞的呢?”玉贞:“你知什么,你不知什么,你说你说!”说时,两手扶了桌角,只着。小秋站起来,笑:“你沉静一,行不行?”玉贞:“我沉静什么?我也没闹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