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廿三回沥血誓宗祠通宵备战横矛来(2/5)

这也是合了那小说上的话,四鼓饱餐战饭,五鼓天明兵,他们这是预备了吃饱了去拼命的,这架必定是要打起来,也就很显然的。再看看那些人,喝了酒之后,脸上红红的,而且红丝充满了睛球,瞪着睛相看好不怕人。这就不敢多看,一直低了向前走去。四个跟随,也是跟着。廷栋早是看到了,这就迎下阶来,向他:“小秋,这般时候,你又来了,必有所谓。”

小秋:“家父叫学生来禀告先生,这械斗千万使不得。现在朝廷预备立宪,推行新政,讲求的是四万万人都是同胞要联合一。这械斗的事,决不能打一顿就完事,跟着就要兴讼。那时候上宪办理下来,不但先生要担关系,就是新淦县知县。也要受分。家父在公上说,觉得这样两族凑合几百人打架,很是不忍。在私上说,他和新淦县太爷,是多年朋友,要帮他一个忙,把这风压下去,他已经派人飞快到县里报信去了。再就第三层上说,先生是家父最佩服的一个人,不愿先生为了这事受累。就是冯家几位族长,也和家父认识。家父觉得这事能够和解下去了,有许多人可以得着好。不然,就有许多朋友受累。他已是一夜没有睡,已经邀合了好几姓的绅士面,替两姓解和。家父说,若是哪姓亏理,哪姓就当陪罪。就是中人说不下来,打官司也不晚,不必这样拼命。”

小秋原来是无动于衷,现在看到这情形,心里也就有些不安,回看着跟随自己来的两个差人都远远地闪在一边,遥遥的看着,不敢近前,在局面的张如何,却也是不难想得。这就有一个听差,轻轻悄悄地走了过来,将他的衣襟牵住,连连扯了两下:“少爷,这事情算是已经闹起来了,谁也解劝不下来的,我们回去吧。”小秋:“你们平常上街去,见了老百姓,如狼似虎的,原来也就只有这一胆量啊!”又一听差走过来,向他笑:“我们不是胆小,好不好,总要给李老爷去回个信。他老人家很侠气,总打算把这事平下来,我们赶早地回去说一声,看他还有别的什么方法好想没有?”

可是小秋的行动,是于他们意料以外的。在斜月疏星,天还没有亮的时候,他带了四五个划丁,又飞奔到姚家庄上来。这时,姚家祠堂,又另换了一番情形了,全族的壮丁,轰轰的,一齐都站在空地里。那些人,十有九个,都是拿了长竹矛在手上的,其余的人,就分别地拿着一些旧兵。空场两边堆了两堆柴,正举起火来烧着。火焰腾空,照着半边天都是红的。在祠堂总大门,横挂了一幅红绸。只这一,便显这地方,突然的变了个时代了。

说这话时,连连的皱了几皱眉。这倒可以知他实在是不安于心,并不是推诿。小秋是他的学生,又敢多说什么,答应了两声是,也就退祠堂来了。这时候祠堂空地里,火势熊熊的,了许多火把,在火把光底下,摆了三四个大腰木盆,都泡了新宰的猪在里面,地上有许多猪和猪血。四周低低,站着许多的人。空场外有一棵大樟树,上面有不少的鹭鸶鸟,被火把照耀着,呱呱地叫了起来。此外,小伙们,三三五五,在四围空场里使着刀矛,准备着明日早上厮杀。

小秋一行五个人,打着厘局的官衔灯笼的,离祠堂远远的,就有几个拿了兵的壮丁,迎接上去,问是什么的。小秋来答:“我是街上厘局里来的,你不看这灯笼,我是你们相公的学生,村上有认得我的。”人丛里,果然钻一个人来,向他笑:“果然的,这是李少爷。我们都快上阵了,李少爷,你还跑了来什么?”小秋:“就是因为你们要上阵了,我才赶着来了的。现在街边附近几个村,都有绅士来,给你姚冯二家劝和。我父亲让我来和先生送一个信。”



小秋:“你这倒像个话。”于是跟了两个听差走了。他们穿过这个村时,见人家,都明着灯亮,开着大门,人来人往,并没有睡觉的神气,真有些像大战临的样。无论如何,这已成了是非之地,少来为妙。

那几个壮丁,已经证明实在了他是本馆的学生,就让他走向祠堂去。那祠堂里两廊,却堆了无数的族谱,围了一群人在那里,将谱拆成零页,在光了上的汉上,层层的包扎着。这好像是当战甲用,防御对方刀枪的。两的桌凳,都空着了,桌上是堆着零碎骨,和没有收起的大锡酒壶,那酒壶都有米斗样大。虽然那不过是盛酒的,这样的大壶盛着,喝到了什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