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十七章
风铃寺是黄河故dao边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庙,座北朝南的建在了一个小黄土包上。寺庙是砖石结构,主殿青砖到ding,歇山转角灰瓦,微微翘起的屋檐下,自西向东的悬挂着数十个水杯大小的铜铃,风chui铃铛叮咚作响,可以传得很远。早年黄河上行船的船夫停泊岸边过夜时,每每伴着那清脆幽怨的风铃声而入睡。
郭有富儿时曾经来风铃寺玩过,寺中院落里有一株高大的白果树,孩子们溜进去偷摘白果,经常被寺中的和尚追赶着luan跑。
月光下,望着夜se中的寺庙,微风轻拂,风铃声依旧,有富心中有zhong甜丝丝的怀旧gan。
他默默地走到了寺前的那片杨树林里,皎洁的月光透过刚刚chou芽还稀疏的枝条间,斜斜的洒落在了地面上,万籁俱寂,萧瑟而苍凉。不远chu1有几小堆黄土,相互间隔十余米,这应该就是郭二喜所说盗墓者用洛yang铲掏chu的泥土了。
有富蹲在了地上,左手抓起一些黄土,借着月光看了看,土质细腻,没有丝毫杂wu,这地下应该没有什么墓xue的,把所有的土堆都检查了一遍,都是如此。他站起shen来,走chu了树林,远chu1是黄河故dao,古人即使墓葬,也绝不会选择那里。
看情形,这些人在寻找古墓是确定无疑的了,他们jin靠在风铃寺附近活动,或许寺庙内的和尚会看到或听到些什么呢…想到这里,有富信步朝着寺庙走去。
寺前有数十级石阶,庙门不似传统佛寺的那zhong庄严的山门样式,倒像普通大hu人家的门廊,四下里静悄悄的,大门jin闭,只有风铃声忽隐忽现。
有富看了看手表,已经是shen夜了,他犹豫着是否要敲门时,寺内隐约传chu有诵经声。
“咚咚咚…”有富决定还是叩门。
不多时“嘎吱…”一声,寺门打开了,一个shen披灰袍的老年僧人站在了大门口。
“施主shen夜到访,所谓何事?”老僧问dao,说的是地dao的河东口音。
清白的月光映照在老僧的脸上,瘦颊长眉,高鼻圆垂,双目炯炯有神,有富依稀记得,这位老和尚就是风铃寺的住持,小时候在寺庙中曾经见过的。
“我是风陵渡镇上的公安特派员郭有富,想向您了解点事情,shen夜冒昧打扰,不好意思。”有富尽可能文质彬彬的说dao。
老僧瞥了一yan有富空dangdang的右衣袖,点toudao:“请进来吧。”
风铃寺ting院里的老白果树还在,月se迷离,檀香味儿弥散在夜空里,令人gan到佛门梵地的清净和圣洁。
“大师,我小的时候不懂事儿,还曾经来寺中偷树上的白果呢,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惭愧啊。”有富歉意的说dao。
“现在不是已经修成正果了么?”老僧平静的回答。
“正果?”有富不解的问。
“公安特派员,旧时称zuo捕快,那不是正果么?”老僧淡淡一笑dao。
一个rou着yan睛的小沙弥从房内走了chu来,嘴里轻声的叨咕着:“怎么又有人shen夜到访?”
老僧吩咐小沙弥泡壶茶来,一面请郭有富坐在ting院中的石凳上,并自我介绍dao:“老衲一渡。”
郭有富望着小沙弥的背影,问dao:“一渡大师,寺中还有其他人shen夜到访的么?”
一渡颌首dao:“前数日曾经有伙人shen夜前来借宿,次日清早便已离寺了。”
“哦,”有富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遂接着问dao“那是些什么人呢?”
“说是运城地区考古队的。”一渡老僧回答dao。
“他们在找什么?”有富追问。
“听说是…是找风后陵,不过老衲shen居佛门,一向是不问世事的。”一渡说dao。
有富怀疑寺中借宿的所谓“考古队”就是郭二喜遇见的那伙人“大师,他们是否随shen带有‘洛yang铲’之类的挖土工ju?”他jian持问dao。
“有。”一渡回答dao。
郭有富遂正sedao:“一渡大师,我正是为此事而来,那些人可能是一伙盗墓贼,您能详细的说说他们的情况么?”
一渡法师点点tou,从那天夜里有人敲风铃寺的山门开始说起…
那日shen夜,一渡老僧正在打坐,忽闻“咚咚咚”有人在叩击山门,遂命小沙弥去看看。不多时,小沙弥带进来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shen穿灰se中山装,pi肤白皙,dai一副金丝边yan镜。
“大师,我姓张,是运城地区考古队的,在这一带进行考古文wu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