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节五国君主同一天到达逢泽(2/7)

“君侯先请。”庞涓一挥手,后一名导引骑将走举一面绣有“韩”字的绿大旗到韩昭侯车前声报:“末将导引君侯车驾——”拨转,走甲士甬

当庞涓的特使仪仗驶行辕外甬时,遥遥望见大上一面绿大旗迎风招展,悠悠而来,显然便是韩昭侯的会盟车队。车队驶一箭之地的石碑标志时,甲士甬外鼓声大作,两排长号仰天而起,呜呜齐鸣。庞涓在轺车上肃然拱手,声报号:“六国会盟特使庞涓,恭迎韩侯车驾——”

庞涓本以为韩昭侯至少要邀他帐稍事寒暄,他也很想借此机会和各国君主先行磋商试探一番,给魏王打好基石。没想到韩昭侯竟丝毫不姿态,公然拒绝了他。刹那

庞涓拱手笑答:“君侯先声夺人,第一家。君侯请。”

“尚好尚好。上将军请忙公务。本侯奔波困倦,想休憩片刻也。”

“公叔丞相有疾在,魏王命庞涓代行特使,请君侯见谅。”庞涓知公叔痤和韩赵两国的渊源极,所以谦恭的自贬为“代行特使”以示对韩昭侯与公叔痤谊的敬重。

韩昭侯早已经听见了迎风传来的庞涓声音,只是没有作答。他看着这位邻上将军总觉得别扭,打了几场胜仗便不可一世的样,浑珠光宝气的大不是正滋味儿。然而,他只是微微皱了皱眉。两车迎面时,他拱手淡然:“上将军荣任会盟特使,可喜可贺。”

就在庞涓的轺车最后的巡查时,一骑探大营禀报:韩国君主韩昭侯带领一千卫队并随从大臣,已经行辕区大

迎面而来的王车上,肃然端坐着一位三十余岁的国君。他就是韩国第六代君主韩昭侯。这位君侯是战国时代著名的节用之君,惕厉自省,简朴,竟是不怕列国哂笑。目下他乘坐的王车,竟是一辆铁包裹的木车,车哐啷嘎吱响,车厢中的伞盖竟也是木制的,稍有颠簸便摇摇晃晃。驾车的只有两匹灰斑,且显然不是名良驹。韩昭侯本人穿一领极为普通的绿布袍,的竹冠,长须飘拂,神散淡,似凝重又似愁苦。若是平白在边相遇,别说庞涓,任谁也只将他认一个寻常的游学士

庞涓嘴角漏一丝轻蔑的微笑,但又立即变为肃然庄重。他可以哂笑韩昭侯的寒酸,甚至认为这是矫情作。但他绝不能轻视和魏国同一源的韩国,绝不能哂笑拥有天下最大铁山和最好铁坊的“劲韩”庞涓轻轻咳嗽一声,他的轺车缓缓迎上。

庞涓的第三步,是派了他的两千铁甲骑士,在行辕区外的大上排列成一里长的甲士甬。两骑一组,一面红大旗,一柄青铜大斧。行辕区外红旗招展,斧钺生光,声威比原来壮盛了许多。

庞涓的第一个动作,是将六国行辕的位置重新排列。公叔痤原来安排的是六国行辕排成环状,不分尊卑主次。庞涓下令将六国行辕的位置变成方形,魏国坐北面南独居盟主尊位,东侧为齐赵两国,西侧为燕韩两国,楚国是仅次于魏国的国,行辕便在南面和魏国遥遥相对。第二个动作便是照这一格局,改变会盟大帐内的王座位置,同样将环形座次变成了方形座次。为了快速有效,这两项急务庞涓都没有让大梁守率领民夫完成,而是由他训练有素的一千兵去。日上三竿时,大格局的改变便已经全就绪。

庞涓从容命令:“韩侯车驾行辕外一箭之地,鼓号齐鸣。迎。”

韩昭侯闭目养神,既不看落后半车的庞涓,也不看红旗林立斧钺生辉的铁甲骑士。庞涓却是始终微笑的看着韩昭侯,默默护送,绝不主动找话,心中却在暗笑这位君侯的迂腐——明是心虚偏又自轻蔑状。

韩昭侯又微微一皱眉,脸上却是淡淡漠漠:“韩魏近邻,自然早到。请。”

穿过甲士甬行辕大门后走急行里许,来到烟波浩淼的逢泽北岸,见一片绿军帐围成一个大的环形,环形军帐内又是兵车围成的一个环形,一座绿大帐被兵车围在中央,辕门一杆“韩”字大纛旗迎风舒卷。庞涓拱手:“君侯请看,这便是贵国行辕。行辕外军帐可驻扎君侯带来的一千军士。”

“敢问上将军,本侯是第几家到达?”韩昭侯岔开话题,淡淡微笑。

称霸天下主宰别人命运呢?只不过魏王不象他的父亲魏武侯和祖父魏文侯那样的铁腕君主,往往在遇到此亦可彼亦可的选择时就会失去主见,听任办事臣下的左右。公叔痤病了,他庞涓的主张没有人反对了,魏王更不会拒绝天下霸主,还有何理由不放开手脚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