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六血溅陈家谷(3/4)

杨延昭如此模样,已知酿成大祸,再发救兵,不仅于事无补,恐怕还会送羊入虎口,有去无回。因而,拒不发兵。杨延昭大哭一场,然后上表朝廷。

杨业战死的噩耗传开后,边境各州为之震动。镇守云州、应州、朔州的宋军将官,都被这一消息吓破了胆,契丹兵还没有来攻城,他们便弃城而逃,将莫大一片三州疆土,拱手送给了契丹人。

噩耗传到汴梁,赵炅惊得目瞪口呆,既痛恨丧失疆土,又哀悼痛失良将。当即下诏:潘美降职三级;王侁撤销一切职务,发配金州。召杨延昭还京,任为崇仪副使,并追赠杨延玉官阶。还有杨业的儿子杨延浦、杨延训,俱授供奉官,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同授为殿直,杨氏一门,都承余荫,也算是告慰杨业屈死的英魂。

曹彬、米信等兵败奉旨回京,赵炅诏令尚书省将他们拘禁起来,令翰林学士贾黄中主持审讯,责问他们违背诏令,擅自出兵。事实很清楚,审讯也只是走一个过场,处罚决定马上就下达了:曹彬降为右骁卫上将军;米信降为右屯卫上将军;其余崔彦进以下,都给予相应的处罚。

田重进全军不败;李继隆所部,也是毫无损伤地撤回。两人不加罪,并提拔田重进为马步军都虞侯;李继隆为马军都虞侯,兼知定州。

杨业死后,代州守将出缺,代州是边防重地,不可无将,必须另择大将去接替空出来的位子,镇守代州。恰逢张齐贤上书言事,深得赵炅的欣赏。张齐贤是个文臣,从来没有带兵打仗,赵炅竟然命张齐贤出知代州,与潘美同领军务,镇守边关。

赵炅的决定,未免有轻率而自私之嫌,幸亏张齐贤虽是一个文人,却也颇通兵法,否则,岂不要酿成大祸?

雍熙三年(986年)冬,契丹主耶律隆绪,与其母萧太后率兵十万,以耶律休哥为先锋,再次兴兵南侵。

瀛洲部署刘廷让(原名刘光义,因避皇上之讳,改名廷让),得知契丹兵又大举来犯,同边将李敬源、田重进等联络,集兵十万,沿海北进,欲乘虚袭击契丹老巢。

耶律休哥不愧为契丹良将,他早就提防了宋兵乘虚而入这一招。沿途派出大批探骑,密切注视着宋军的一举一动。当他得知宋兵已向契丹老巢潜去的时候,立即在沿途险要之处,设下埋伏,等待宋兵入瓮。

刘廷让等人率领宋兵到了一个叫君子馆的地方。当时是数九寒冬,天寒地冻,士兵们的手都冻肿了,无力张弓。

耶律休哥所率的契丹兵都是北方人,耐得住寒。他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南侵,就是有点欺负南人不耐寒。正当宋兵在凛冽的寒风中哆哆嗦嗦地行进时,耶律休哥率领契丹兵突然从山后杀出来。

刘廷让等慌忙指挥宋军迎敌,怎奈朔风冽冽,黑雾沉沉,兵士们冻得连武器都握不住,哪里还能与契丹兵战斗?契丹兵个个如出山猛虎,宋兵如冻僵了的小绵羊,胜败立见,宋兵大败。

契丹兵能耐寒,更仗着一股锐气,将刘廷让和他的部队团团围住。刘廷让临出发时,曾分兵给李继隆,令他为后援。偏偏李继隆带着兵马退回去守护灵寿,并不曾率兵往救。

刘廷让等待援兵不至,只得同李敬源、田重进率领宋兵冒死杀开一条血路突出重围,在突围过程中,李敬源、田重进两人身负重伤,坠马身亡。刘廷让也只带数骑残兵突出重围。

耶律休哥打了胜仗,率领契丹兵进攻雄州。

雄州刺史贺令图是最先奏请赵炅北伐的人,这是个典型的贪功生事、无勇无谋的人,得知宋军在君子馆打了败仗,料知雄州是契丹人下一个攻击目标。恰在此时,耶律休哥派人持密信求见,慌说耶律休哥因功高震主,得罪了契丹主,愿投附宋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