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四面八方都是宋军,宋军围住辽兵后,并不上前厮杀,就像猫戏老鼠一样,轮番向辽兵射箭,眼见得辽走,恐怕是设了埋伏,我们中计了。”
邦士卒纷纷落马,伤亡无数。
韩匡嗣仰天长叹,说不听耶律休哥的忠告,果然中了宋兵的诈降之计。
正在危急万分,忽见一员辽将挺刀跃马,带领一队精锐之师从北面杀进重围。韩匡嗣一看大旗,知道是耶律休哥到了,连忙合兵一处,突出重围。
原来,耶律休哥见韩匡嗣不听劝告,知道此去凶多吉少,暗自命令自己的部下,整装待发,并派数名探子跟在前军后面,随时打探消息。当得知前军中了埋伏后,立即率领所部精锐之师冲入重围,救出韩匡嗣、耶律沙。宋军追了一程,见辽兵已经去远,鸣金收兵。
此一战,宋军夺得辎重无数,比前日送给辽兵的粮草还要多得多。
3、杨家将夜踹辽营
赵炅在京师得此捷报,自然是高兴,但又担心辽军报复,对群臣说:“辽兵进犯镇州,大败而归,将来必然移师他处。朕看代州一带最为重要,必须派良将前去把守,才可保得城池不失。”
大臣们也都赞成赵炅的看法,建议选良将前去镇守代州,以防万一。
赵炅立即想起在高梁河救了他一命的杨业。他认为杨业久据太原,对北方的情况熟悉,且智勇双全,足堪大任。于是,立即传召杨业,命杨业为代州刺史,驻守代州,以防辽兵入侵。
杨业领了圣旨,带了两个儿子杨延玉、杨延昭,立即赶往代州赴任。
杨延昭就是那个被赵炅夸为虎父无犬子的杨延朗,随父降宋以后,受职供奉官,改名杨延昭。杨业有七个儿子,他最喜欢杨延昭,经常对大家说,昭儿最像我。所以,每次出师,他都要带上杨延昭。
杨业带领两个儿子赶到代州,当时已是隆冬季节,虽然天寒地冻,杨业仍然不敢怠慢,亲自率领军民修筑城墙,以防敌人来犯。
转眼已是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冬去春回,暖风吹绿了原野。
辽主见春暖花开,又是行军打仗的好时机,想到上年兵发镇州,偷鸡不成反蚀了把米,一直耿耿于怀,又想兴兵南犯,做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吃一次亏,卖一次乖,这一次,他避开镇州,将南侵的地点选在雁门关。他哪里知道,大宋君臣已料到这一招,早就派遣杨业父子到雁门关守株待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