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就没有好日子过,于是,他们纷纷拿起锄头、镰刀、棍棒,参与到乱中军去,与宋军对抗,西川十六州一齐响应,反宋的声势如大海的波涛,一狼高过一狼,西蜀的局面失控了。
王全斌知道娄子捅大了,收拾不了残局,只得将蜀中的情况奏报朝廷,请求支援。
赵匡胤得到军报,接连下了两道圣旨:一是命令客省使丁德裕率兵入川,支援王全斌;二是命令康延泽为东川七州招安巡检使,尽最大的力量安抚川中百姓,做好招安工作。
前一道诏令,是挥舞着大棒子镇压川民造反,后一道诏令,则是施一些小恩小惠,对川民进行安抚。
剿抚兼施,恩威并举,忙乱了好一阵,总算平定了蜀中之乱。
克平西南的捷报传到汴梁,赵匡胤总算放心了,立即诏令王全斌班师回朝,免得大批军队留在川中再惹出什么乱子。
由于蜀中之乱是因为王全斌等人克扣军饷、惨杀战俘所致,大军返回京城后,赵匡胤下令,对王全斌、崔彦进、王仁赡等人给予降职处分。
王仁赡在对簿公堂的时候,大肆诋毁众人,以求减轻自己的责任。唯独对曹彬一人大加赞赏。他对皇上说:“在行军打仗途中,清正廉洁、对陛下忠贞不渝的人,唯有曹都监。”
赵匡胤叫人查看曹彬的行囊,里面只有几本书和换洗的衣裳,别无他物,果然同王仁赡说的一样,于是重赏曹彬,提拔为宣徽南院使。
3、花蕊夫人香消玉殒
这一天,赵匡胤在偏殿召见赵普,有两件事情与赵普商量。一是年号问题,二是立后。
赵匡胤说,乾德这个年号已经被后蜀用过,他不想吃后蜀的剩饭。准备改年号。赵普对改年号也无异议,皇帝和宰相就这个问题,很快就统一了意见。
第二项议题,出现了分歧。赵匡胤想册立花蕊夫人为皇后,赵普却提出了异议。赵普认为,花蕊夫人是蜀后主孟昶的妃子,是一个亡国之妃,没有母仪天下的资格,如果立一个亡国之妃为赵宋王朝的皇后,恐怕要遭天下人的非议。
赵普的话只能说到这里为止,不能再说下去了,再说下去,话就有点难听了。
赵匡胤是个聪明人,当然懂得赵普的意思。但还是有点不甘心地问:“那什么样的人才能母仪天下呢?”
赵普也知赵匡胤是明知故问,回奏道:“淑女,只有淑女才能母仪天下。”
赵匡胤考虑了半天说:“左卫上将军宋偓的长女德容兼备,可以立为皇后吗?”
赵普说:“陛下睿智,选择一定不会错的了。”看来,赵普对赵匡胤的选择没有异议。
赵匡胤决定,立宋女为后。
宋女年方二八,正是豆蔻年华,模样长得挺俊秀,赵匡胤曾多次召见她,有心立她为后,后来有了花蕊夫人这个尤物,也就把爱宋女之心放下了,一颗心扑在了花蕊夫人身上。赵普说花蕊夫人不能母仪天下,他便又想起了宋女,征求赵普的意见,他也同意了,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