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临别圣僧送了四句谶言(3/3)

有了主意,满脸含笑地问道:“这里是郭大帅的军营吗?”

“大旗上一个大大的郭字,你没有看到吗?”站岗的士兵没好气地回答。

“我是特地来拜见郭大帅的。”赵匡胤比划着说“郭大帅在营中吗?”

“正在营中。”士兵反问道“你是谁?从哪里来?见我家元帅有何事?”

赵匡胤回答:“我从襄阳来,特地来投拜郭大帅,欲在郭大帅军前效力。”

“叫什么名字?”士兵补了一句“我好向大帅禀报。”

赵匡胤说:“我姓赵,名匡胤,涿州人氏。是都指挥使赵弘殷的儿子,他的部队在凤翔。”

“失敬了,原来是一位贵公子。”士兵反问道“你父亲既是都指挥使,为何不在家里享清福,跑到这里投军?”

赵匡胤大声说道:“乱世出英雄,大丈夫既生逢乱世,不在此时征战沙场,建功立业,更待何时?”

士兵叫赵匡胤在营外等候,他自己转身进大营去了。

郭威可不是等闲之辈,他曾随朱温一起造反,将唐王朝掀了个底朝天。此后两年,他又成为后周的开国皇帝,史称后周太祖。

此时的郭威,还没有篡夺后汉江山的野心,还在后汉隐帝刘承祐驾前做官,职务是枢密副使。

乾祐二年(949年),隐帝刘承祐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很多人不服气。有些人尽管不服气,但却把想法埋在心里,有的也只是说说而已,没有什么具体行动。然而,河中、永兴、凤翔三镇却不同,三镇的头头脑脑们不但敢想,而且敢干,公然扯起反旗,同隐帝为敌。特别是镇守河中的李守贞,是个桀骜不驯的主子,也是三镇的盟主,永兴、凤翔两镇,都唯他的马首是瞻。

隐帝刘承祐见有人起来造反,便命郭威为招抚安慰使,并把西边军队的指挥权都交给了他,命令他去修理一下那些不服气的人。

赵匡胤见到的大营,就是郭威的营盘,此时,郭威正在发兵西进的途中,途经此地,扎营暂时休息,待兵士解除疲劳之后,便要拔寨西进。赵匡胤恰在此时前来投军,正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这次会见,称得上是一次历史的会见,因为日后这两个人,一个是后周的创国之君,一个是宋朝的开国之主,都是一个新朝代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巨龙际会,恐怕是绝无仅有。冥冥之中,是上天安排?恐怕只有空空和尚知道。

郭威在中军帐接见了赵匡胤。他见赵匡胤体格魁梧,面大耳方,相貌堂堂,心里已有几分喜爱,谈话的时候,赵匡胤对答如流,声音洪亮,对他的喜爱又加了一分。于是问道:“令尊在凤翔大战告捷。你为何不去跟随你的父亲,却要投到我的旗下呢?”

赵匡胤回答说,父母宠爱他,不许他从军,这次外出,也是偷偷跑出来的,父母并不知道。

“嗯!”郭威点点头,赞叹道“将门出虎子,你有这个志向,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你就留在我的帐下,随我一同西征,等有了战功之后,我再向皇上举荐你,也使你博得个封妻荫子的前程。”

赵匡胤见郭威说话温和,对自己也是以礼相待,心里很高兴,便留在了郭威身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