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等片刻,等我回去拿马鞍来,这样,你才不会从马上掉下来。”
史怀才明明是居心不良,故意不配鞍,却还假装很关心的样子。其实用的是激将法。
可叹那赵匡胤,被那争强好胜心理蒙住了心智,着了人家的道儿,竟还不知道。
赵匡胤接过马缰,不以为然地说:“睁大眼睛,看着我骑马。”说罢,接过马鞭,腾身一纵,跃上马背。
那马也不待吆喝、鞭打,展开四蹄,嗖地一下就蹿了出去,风驰电掣一般。幸亏赵匡胤骑术高超,双腿夹紧马肚,不管马是怎么跳,怎么蹦,就像膏药一样贴在马背上。
一会儿工夫,烈马便奔出五六里路程,前方恰是一座城池,城池外又筑了一座曲城。
曲城就是集市,商品交易的场所,来来往往的人特别多。赵匡胤担心烈马闯进市场撞着人,想勒转马头。可是,这是一匹无鞍之马,没有衔勒控制的地方,人骑在马背上,指挥不了马,且这是匹野性未脱的烈马,根本就不听人指挥。赵匡胤在马上着急,就是没有办法。转眼间,马跑近了曲城口,赵匡胤突然发现,曲城门楣低矮,马头高昂就已高过门楣。人骑在马背上,根本就过不去。好一个赵匡胤,只见他在马上一个后仰,右手后撑在马屁股上一按,身体借力,一个跟斗,从马背上倒翻下来。
史怀才在后紧紧追赶,远远看见赵匡胤从马上摔下来,禁不住拍手大笑道:“赵匡胤!赵匡胤!想不到你今天也着了我史怀才的道儿,任你是铜头铁脑,今天也要撞得你头破血流。我看你还逞能不逞能。”
史怀才的笑声未了,突然人却呆在当场。他伸手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走了眼。
原来,赵匡胤从马上翻下来,并不像史怀才想象的那样撞得头破血流,倒地不起,而是稳稳地站在地上。奔马从斜道蹿出,离赵匡胤已有一箭之地。赵匡胤拔腿便追,三纵两纵,竟然追上奔马,待与马并行的时候,他左手抓住马鬃,右手一按马背,双腿一蹬地,又腾身飞上马背,扬起手中的马鞭,伸向马头一拦。
马也通人性,当你制服不了它时,它便百般刁难你,当你降服了它时,它便对你俯首听命。看来,这匹烈马是服了赵匡胤,见马鞭一拦,便乖乖地调转头,顺着原路,安然返回。
史怀才在途中与赵匡胤相遇,见他神态自若,吐气均匀,丝毫不露惊慌之色。惊奇地问道:“我正在为你担忧呢!以为你一定是撞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谁知你竟安然无恙。身上可曾有疼痛的地方?”
赵匡胤笑道:“没有受伤,又怎么说痛呢?只是这匹马,也太烈了,如果不是我躲闪得快,那就不是受伤的问题,这条小命可就要留在这里了。”
赵匡胤说罢,翻身下马,将马缰交给史怀才,径直回家去了。
史怀才牵了马,怏怏而去,颇有些失落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