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67章大狱(2/3)

收到消息,怒不可遏,但是他却无法阻止。刘德是宗室,突然自杀在长安,诸王要去吊祭,这是人之常情,他没有理由阻止。可是,他也清楚,刘德并不是善终,朝廷必须尽快给一个明确的答复,否则必然谣言四起。

可是他们也清楚,天一心想化皇权,他们如果支持窦婴,必然会怒天下拥有的一切都将化为泡影。与拥有邑的梁啸等人不同,他们没有邑可以依赖,一旦失去官职,他们将立刻陷贫困,说不定还会有命之忧。

河间王刘德自杀,魏其侯窦婴被抓,这个消息在短短的半天时间内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掀起的动静直接超过了淮南王刘安举办的讲座。但刘安的讲座并没有因此被人遗忘,相反,这两件事互相激,将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他仔细考虑了半宿,这才拿定主意,决定静观其变。第二天一早,他先安排人回豫章,通知刘陵好应变准备,又派人请假:疾复发,需要静养,暂时不能侍候了。

犹豫之下,天迟迟没有决定。他和徐乐、主父偃等近臣反复讨论,都没有拿什么稳妥的方案。案情并不复杂,但话题却是一个死扣,不怎么说都会碰

——

窦婴的建议本并无格之,君臣相待以礼,即使不用儒家的理论支持也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诉求。他们也是臣,再支持天的事业,再想追求荣华富贵,也没人愿意为为婢,任人宰割。如果可能,他们将对窦婴的这个建议乐见其成。

见一向亲信的近臣都态度暧昧,天更加愤怒。这其中最让他不的就是冠军侯梁啸。梁啸最近一直好好的,突然又请病假,不用说,肯定是在躲风。不用查,天也知,窦婴肯定就这件事找过梁啸。梁啸之前不汇报,现在又装病,其心可诛。

但是天并不打算接受这个约定,否则他也不会第一时间把窦婴抓大牢,甚至连天亮都等不及。

张汤接到诏书,第一时间重新提审窦婴。与翟公不同,他没给窦婴留面,动了大刑,把窦婴打得死去活来。窦婴很气,不张汤如何诱供,他决不肯改看再打下去,窦婴可能会没命,张汤无奈,决定另找突破。他请诏:冠军侯梁啸涉案,请天下诏,命梁啸诣廷尉自辩。

很快,诸王不约而同的上书,请求到河间邸拜祭。

如果不是意识到这件事牵连众多,不能轻举妄动,天说不定也会将梁啸投廷尉狱,让张汤审问审问他,看看他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答应了。不过他郑重警告张汤,梁啸不是窦

万般无奈之下,天下诏廷尉寺,命他们加审讯窦婴。

左右为难之下,他们只能三缄其

接到报告,气得暴如雷,立刻命人罢免了翟公的官职,由张汤行廷尉职权,审理此案。

事情大预料,廷尉寺很快拿了审讯报告。窦婴非常合,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说得清清楚楚,甚至连之前去找梁啸的事都说了。廷尉翟公认为,窦婴本人的行为并无犯法律之,他和刘德议论的内容也没什么问题。刘德的自杀与窦婴的建议并无必然联系,应予无罪释放为宜。

事实上,并非没有人如此建议。得知魏其侯窦婴被抓之后,一直卧床休息的田蚡就撑着尚未痊愈的脖,挣扎着,建议天将梁啸也抓起来,与窦婴一并审问。天清楚田蚡和窦婴、梁啸都有仇,这个建议未必于公心,报私仇的可能更大,这才没有接受他的建议。

,他非常想念刘陵。如果刘陵在长安,他就不会这么无助了。

当然知刘德的死因,刘德临死前所上的奏疏就摆在他的面前,但是他却不能简单的将这封奏疏公之于众。刘德在奏疏里说细说明了窦婴来找他的目的,一旦公布刘德的奏疏,窦婴的建议必然也公诸于众,想瞒也瞒不了,说不定还会得到诸侯王的一致支持。

——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